文档介绍:社会实践感悟在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小组充分利用暑期初的时间,一起从北京出发,到大连旅顺进行为期十天的“北京科技大学探访旅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团"实践活动。在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之后,我们开始了期待巳久的实践活动。我们首先来到旅顺万忠墓纪念馆,我们向游客分发爱国主义精神调查问卷并向参与者赠予具有北科大特色的纪念品——明信片,还开展了一系列有奖问答活动,还准备了写有“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条幅让过往的游客在上面签名留言来表达他们的爱国情谊。正值八月,虽然大连的天气不是很炎热,但是在灼灼阳关下,我们团队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努力完成好这次活动。在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深深感受到每一位游客的真实情感,对祖国的一份期待与热爱。在忙碌之后,我们认认真真地参观了万忠墓纪念馆,万忠墓是为纪念1894年中R甲午战争中惨遭H军杀害的近2万名中国同胞而建该馆主要分为基本陈列内容包括“甲午战争前的旅顺口”、“甲午战争与旅顺口的陷落”、“震惊中外的旅顺惨案”、“旅顺万忠墓”四部分整个陈列真实地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旅顺制造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的罪恶行径,时刻提醒着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1931年东北三省沦陷,日本殖民当局再次企图毁坟灭迹,欲把万忠墓迁出市内。商会会长潘修海仗义执言,与日本殖民当局据理力争:万忠墓可移,表忠塔亦可移;纳骨祠不搬,万忠墓就不能搬。在清楚了解了这些历史之后,我们依依不舍地整理好物品,离开了纪念馆,这一天有很大的收获,无论是知识方面还是在思想上,都是很好的以此熏陶。次日,我们找到联系好的大连工人养老院,准备对一些经历过抗日年代的老人进行采访,从他们的话语和饱经风霜的面颊中寻访那时的足迹,感受那个年代的风雨沧桑。在明确的分工之后,我们开始了采访,在他们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他们曾经经历过多少磨难,经历过多少风雨,也有对现如今在党的领导下的生活的感恩与知足,更有对我们这一代无限的期待与希望。老人们的微笑、和我们热情合影都证明我们这次的活动算是很成功的。老人质朴的话语,每一句都深深地刻在我们心上,我突然觉得生活如此美好,没有战争的纷扰,没有黑暗的笼罩,我们每天的努力就是为了日后回报给养育我们的家庭,关怀我们的社会,其实,美好的生活一直在我们身边。老人们的微笑、和我们热情合影都证明我们这次的活动算是很成功的。接下来的两天,我们的实践地点是旅顺军港,主要是参观学习,了解历史。旅顺军港始建清代,其实早在明代旅顺就设有水师营,由此出海巡哨,随着帝国主义不断侵入黄渤沿海。为加强旅顺口海上防务,从1880年至1890年10年间,清政府命北洋大臣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经营旅顺港。在旅顺,征民大扩航道,疏浚港湾、填海、筑炮台、建港池,使旅顺口成为当时世界闻名的军事要塞,并为五大军港之一。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在旅顺只经营了16年,随后的几十年由日俄分别侵占,1955年4月15H,中苏举行旅顺军港交接仪式,从4月16日起旅顺军港的防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掌管。,现做为北海舰队的一处训练基地,西港正在进行扩建之中。旅顺军港是当时战争的咽喉要地,是必争之处,也是战乱纷争。在参访之后,我看到当时清朝海军的腐败落后,也有一次让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理论得到了有力的验证,而如今的中国海军又与当时的军队有着强烈的对比,我们清楚的看到中国现代军队的天翻地覆的改革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