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第一过渡系元素fe、 co、ni (2).ppt

格式:ppt   大小:2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过渡系元素fe、 co、ni (2).ppt

上传人:相惜 2020/5/30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过渡系元素fe、 co、ni (2).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过渡系元素 Fe、Co、、钴、镍的还原性和三价铁、钴、镍的氧化性试验并掌握铁、钴、镍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实验材料:KI–淀粉试剂:液体试剂:H2SO4(1mol·L-1),HCL(浓),HAc(6mol·L-1),NaOH(6mol·L-1,2mol·L-1),NH3H2O(6mol·L-1),FeSO4(·L-1),FeCl3(·L-1),CoCl2(·L-1),NiSO4(1mol·L-1),KI(·L-1)、溴水、***水、l4、K4[)6](·L-1),浓氨水、戊醇、***、(饱和)、H2O2(3%)、KNO2(饱和)。固体试剂:硫酸亚铁铵、NaF。、Co、Ni化合物的还原性1、酸性介质:+Br22、碱性介质:+空气三价铁、钴、镍化合物的氧化性1、碱性介质产物+浓盐酸配合物的生成1、-、SCN-、NH3·H2O2、钴的配合物:SCN-、NH3·H2O、NO2-3、镍的配合物:NH3·H2O;产物分别用酸、碱、、如果想观察纯Fe(OH)2的白色,原料硫酸亚铁不含Fe3+是关键,如何检出和除去原料的Fe3+?2、综合氧化性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总结+2氧化态的铁、钴、镍化合物的还原性和+3氧化态的铁、钴、镍化合物的氧化性的变化规律?3、制取Co(OH)3、Ni(OH)3时,为什么要以Co(II)、Ni(II)的盐为原料,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氧化,而不用Co(III)、Ni(III)的盐为原料直接制取?4、试从配合物的生成对电极电势的改变来解释为什么[)6]4-能把I2还原成I-,而Fe2+则不能。5、根据实验结果比较[Co(NH3)6]2+配离子和[Ni(NH3)6]2+配离子氧化还原稳定性的相对大小及溶液稳定性。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