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赵忠心与家庭教育.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赵忠心与家庭教育.doc

上传人:1033951284 2020/5/31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赵忠心与家庭教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赵忠心,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生趣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 1941年出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我国第一位、也就是唯一的一位家庭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在国内外150多家刊物上发表论文与科普文章1400多篇,独立撰写、主编出版30多部著作,总共1000多万字。著有《中国家庭教育》从书、《中国家教之道》、《中外家庭教育荟萃》、《独生子女家长必读》、《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学》等著作20多部,其中学术著作《家庭教育学》被教育部指定为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主要经历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这就是一个思想家的科学宣言。“支点”成为每一个思想者与开拓者找寻的目标。赵忠心也在上上下下地求索一个支点,她想把中国家庭教育事业推进得更深入一些。贡献凡就是关心与了解家庭教育事业的人,对“赵忠心”这个名字可以说就是耳熟能详。在当代家庭教育领域,她保持着许多个“第一”与“唯一”:我国第一位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第一位在高等院校开设家庭教育学课的教师,我国第一位家庭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出版我国第一部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著作——《家庭教育学》,创办我国唯一的家庭教育学术期刊《中国家庭教育》,我国唯一以家庭教育专业评上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我国唯一的家庭教育学术高产学者——发表文章2500多篇,独著、主编50多部著作、共计2000多万字……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她在家庭教育领域内孜孜耕耘20余载,与中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同风雨、共甘苦。她的志向、梦想、心迹、情感甚至生活,她的喜怒哀乐,无不与中国家庭教育事业的脉搏一起跳动。她一贯锐利鲜明的思想与曲折坎坷的经历记载着一项新事业诞生时不可避免的阵痛,也预示着它不可阻挡的勃勃生机。一、首创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学 32岁时,风华正茂的赵忠心老师就任北京师大附中党总支书记。1980年9月她凋到北师大教科所专门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当领导要她确定研究方向的时候,她石破惊天的提出:“家庭教育。”当时人们郁不理解,纷纷提出质疑:家庭教育都就是婆婆妈妈的事情,有什么可研究的?可她不这么认为。在多年的学校实际工作中,她接触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她一直在关注这样一个事实:虽然在同一学校、同一班级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教学与训练,可就是学生的发展却千差万别。她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就是因为学生们出生于不同的家庭并接受了不同的家庭教育与熏陶。家庭与子女的关系好比就是土地与禾苗的关系:土地肥沃,禾苗就茁壮;土地瘠薄,禾苗就瘦弱。在某方面,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甚至起着“型塑”的作用。比如,每个人的个性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而不就是由老师塑造出来的。赵忠心选择这个研究方向,还就是她对社会发展需要审时度势、深思熟虑的结果。她回到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时候,恰逢我国政府大力贯彻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一对夫妻只生一胎”。她敏锐地觉察到,中国人家庭观念一向浓厚,生儿育女意识强烈。家庭子女的数量减少了,人们势必把注意力转向子女的质量。子女的培养教育也会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家长会迫切希望家庭教育科学化,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必将日益强烈。她坚定地认为,社会的需要就是科学研究最强大的推动力,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大有前途。可能就是出于对她的爱护,领导与同事都不赞成她的选择,认为在学术上就是没有出路的。但赵老师决心已定,不想打退堂鼓。她在领导面前给自己立下这样的“军令状”:“五年之内我要拿出在全国有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来,否则,我主动辞职。”她把自己逼到“背水一战”的地步,决心终生许身家庭教育事业。她说这句话的时间就是1983年。就在没有导师指导、没有研究经费、没有助手帮忙、学术界没有承认它就是一门独立学科的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她义无返顾,全身心地投入家庭教育这块“处女地”,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孤独的拓荒者”。此后的1500多个日日夜夜,赵忠心一直奋斗着。她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与深刻的亲身体验;她翻遍了国家图书馆、师大图书馆各个阅览室有关的图书、杂志、古书与善本。当时没有复印机,她摘抄的读书笔记就有一二尺高。她在家庭教育这块处女地里独自开拓、默默耕耘。探赜索隐,她不知春夏秋冬;绞尽脑汁,她不思茶饭之香甜;著书立说,她不顾白天黑夜。她坚定地认为:“要想不寂寞,就得首先忍得住寂寞。”五年之内,她甘坐“冷板凳”,不轻易发表浅薄之见。经过五年奋斗,1988年终于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家庭教育学》,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她没有满足已有成就,继续前进。当时,我国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转型期,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