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南阳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449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阳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5 2020/5/31 文件大小:4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阳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阳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南阳市人民政府二O一六年七月目录总则 1一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 3(一)地质灾害现状 3(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 5(三)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7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9(三)目标 12三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分区 13(一)地质灾害易发区 13(二)地质灾害防治区 19四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25(一)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 25(二)地质灾害调查 25(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26(四)搬迁避让和治理工程 28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1(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建立社会化减灾防灾体系 31(二)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 31(三)加强宣传,提高民众地质灾害防范意识 31(四)群防群测、群专结合 32(五)加强队伍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学管理 32(六)建立长效的投(融)资机制 33(七)注重丹江口库区和南水北调总干渠的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库区地质环境管理 33附表1:南阳市险情在中型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表 35附表2:南阳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统计表 37附表3:实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经费估算表 38附表4:南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经费估算汇总表 41附图1:南阳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图(1:20万)附图2:南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1:20万)附图3:南阳市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施计划布局图(1:20万)总则南阳市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自然变异强烈,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密度大、且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和发生规律仍需进一步研究,在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作用下,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地影响着我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十三五”是南阳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资源消耗处于增长阶段,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矿山开发,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日趋严重,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地质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加大。南阳境内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库区蓄水以后也将带来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因此,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控制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防治地质灾害已刻不容缓。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危害,保障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编制《南阳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以2015年为规划基准年,规划期2016~2020年。本《规划》中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不包括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等缓变型地质灾害。本《规划》中所称地质灾害隐患,包括可能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不稳定斜坡、潜在崩塌、潜在滑坡、潜在泥石流、潜在地面塌陷以及已经发生但目前还不稳定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本《规划》适用于南阳市所辖行政区范围,包括2区10县,即宛城区、卧龙区,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方城县、西峡县、社旗县。本《规划》是整个南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阳市人民政府今后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一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地质灾害现状据南阳市地质灾害调查资料,截至2015年12月,全市已发生地质灾害265处,其中滑坡157处,崩塌66处,泥石流27处,地面塌陷15处,,死亡人数34人。全市尚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294处,其中滑坡隐患162处,崩塌隐患90处,泥石流隐患点27处,地面塌陷隐患15处,潜在经济损失58817万元,受威胁人数20177人(表1)。其中险情在中型及以上隐患点32处,受威胁人数17236人,潜在经济损失45810万元,%,%、%,可见中型及以上地质灾害隐患是我市防范工作重点。表1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表类型险情分级成因威胁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小计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人口(人)财产(万元)滑坡----27843122723地面塌陷111121569463013322合计55222622955723820177588171、滑坡全市存在滑坡隐患点162处,按照其险情大小,可分为大型2处,中型16处,小型144处,在淅川县、西峡县、内乡县、南召县、桐柏县均有分布,主要为土质滑坡。区内滑坡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发,区内人为切坡、削坡盖房及修路等人类工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