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建设的目的和效果.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建设的目的和效果.doc

上传人:龙的传人 2020/6/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建设的目的和效果.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建设的目的与效果1、我院信息系统建设现状我院信息系统开始建设于2001年,经过近13年的发展,特别就是最近六年,我院信息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3年间,医院投入大量财力与人力,由最初医生站、护士站、收费系统发展到今天的以HIS、LIS、PACS、EMR系统等为核心,拥有80多个功能模块的医院信息系统,覆盖了整个医疗运行流程。2、我院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我院信息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存在着系统集成度低,信息的共享与利用率低等问题。由于我院的各功能模块就是在不同时期建设的,有些建设较早,例如现在使用的HIS系统建设于2008年,LIS系统建设于2009年。在建设时,重点考虑的就是功能的实现,满足业务需求,而未过多考虑系统间数据的共享与利用,只针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了简单的共享,采用的就是一对一的接口模式来实现的。这种接口模式在子系统较少的情况下还可以满足业务需要,当子系统数量较多时,系统间的关系线已经形成了网状结构,并且不同系统间的很多信息就是重复的,例如病人的基本信息,LIS系统要用,PACS系统要用,这样就都要与HIS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各系统均要与HIS系统开发接口,造成了开发过程中的重复开发,数据重复共享,而且日后的维护与升级工作也将变得非常复杂,在子系统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造成无法维护。伴随我院规模的逐步扩大,对医院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手麻重症系统等已不能很好满足临床业务与医院管理的要求,系统的功能将被大幅度的细分,对软件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系统由不同的厂商来建设,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出现了问题,病人的信息散落在不同的系统中,医院很难一次性的获取病人全部的诊疗信息,需要打开不同的程序界面进行查询。由于有的系统建设较早,并没有按照标准的数据格式进行存储,其它系统无法直接读取其信息,只能依靠其系统自身的程序才能读取,使数据无法共享,形成一个一个的数据孤岛,医院信息系统里虽然存储了这些信息,但就是无法真正的进行使用。医院信息系统已经从“以管理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进行转变,医院信息系统产品多样性与信息系统标准不统一性已经成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瓶颈。医院业务主要包括临床业务与医院管理业务两大类,即建立医院临床信息系统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来服务医院业务开展与医院管理。一个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通常由上百个子系统组成,如此庞大的系统需要由不同的软件厂商进行开发实施,然后整合不同系统的信息,对这些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深度发掘、统计、分析,为医院决策支持提供数据基础。现阶段我院采用传统的在各系统之间做接口的方式来对这些系统进行简单的数据共享,随着系统数量的快速增长,给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与运行效率带来巨大的隐患,同时就是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成倍增长。3、建设集成平台的目的与原则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找到一种适合于医院的、灵活、可靠并具有可扩展性的平台来实现医院信息流的快捷流通与共享,同时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借鉴其她行业与国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结合我们自身的特点,我们认为建设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就是可以解决我们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集成平台的概念在其她领域应用较多,国外虽然有成熟的案例,但由于国内外医疗政策、就医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