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登革热的防控指南.ppt

格式:ppt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登革热的防控指南.ppt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6/3/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登革热的防控指南.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登革热的防控 2014 年9月17日全球登革热风险 Simmons CP et al (2012). Dengu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6:1423 – 1432. * Simmons CP, NEJM, 2012 124 个国家超过 36亿登革热风险人群, 每年 5亿人感染 千万有临床表现, 1千万 DF,2百万 DHF 每年 2万以上死于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热--全球最重要的蚊传疾病每年上报至 WHO 的登革热与严重登革病例平均数(1955-2007) 与近年病例数(2008-2010). ?过去 50年来,登革热发病率增加 30倍。?每年超过 100 个国家流行?新增感染约 5千万至 1亿(WHO, 2012 )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 6~8小时至病程第 5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 10 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 1/3 。传播媒介: 伊蚊,已知 12 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 8--14 天后即具有传染性,病毒在蚊体内繁殖,至少可存活 30 天甚至终生。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白纹伊蚊 1~4跗节有基白环, 末节全白 ?产卵到幼虫 48 hrs ?4个龄期? 7-14 天蛹?不食, 1-4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