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范成大,诗歌.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范成大,诗歌.doc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20/6/2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范成大,诗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还不懂得怎么耕田怎么织麻,却也学着大人的样子,靠在桑树的树阴下种起了瓜。【赏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时五组,每组12首,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微的描绘,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景,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全诗有概述,有特写,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乡村男女老少参加劳动的情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译文】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很长,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菜粉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赏析】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1126-1193),字至能汉族,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郡治在今苏州吴县)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谥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范成大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身世与仕途范成大的父亲46岁因病身亡,母亲78岁身亡,家境贫寒。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范成大登进士第,初授户曹,又任监和剂局、处州知府,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他以起居、假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国,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地事,慷慨抗节,不畏强暴,几近被杀。但最终不辱使命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他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左,两个月就被劾罢。晚年,他退居石湖,被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九月五日(1193年10月1日)去世,享年六十八。朝命特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十二月十三日,被归葬吴县至德乡上沙的赤山旁。范成大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范成大致仕后,在石湖度过了长达十年较为闲适而优裕的晚年生活,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写下了最后的名作《四时田园杂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