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关于审计报告改革的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审计报告改革的论文.doc

上传人:小雄 2020/6/2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审计报告改革的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审计报告改革的论文[摘要]:审计报告是真实反映审计工作成果的有效载体,是审计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工具,在整个审计过程及所有审计业务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近年来,各地审计机关认真贯彻《国家审计准则》,努力提升审计报告的编写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工作实践中,审计报告的编写和使用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改革与创新。[关键词]:审计报告改革创新1、篇幅冗长,有待瘦身。当前的审计报告动辄十几页甚至数十页,报告内容繁复庞杂、篇幅冗长、形式化结构过多,让使用报告的人不愿看、看不懂。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编写报告的审计人员能力素质所限,归纳提炼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驾驭能力不足,导致内容繁杂,条理不清,重点不突出,报告冗长,生涩难懂。另一方面,是由于审计文书的版式结构设计存在缺陷,现行的国家审计准则要求审计报告必须对审计发现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和其他重要问题的事实、定性与处理处罚意见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描述,所包含的内容过多,自然显得“块头”过大。2、格式多变,有待规范。在当前的各种类型的审计中,除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基本要素内容相对比较规范固定外,其余类型审计报告如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绩效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的报告格式不固定、内容不规范,自由发挥空间大,各地创新探索多。特别是政府投资审计报告,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格式,经常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各地根据各地实际,自己做出规定,文书格式五花八门,而且经常变,年年出新模板,审计人员无所适从;内容方面也很不规范,如基本情况叙述有的过长,审计事项不完整,审计评价不准确、超范围,有的报告有审计评价,有的没有这一部分,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以往审计问题整改情况和审计移送问题如何表述等等缺乏统一规定。3、不易理解,有待去专业化。审计人员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往往忽略了报告使用者并不都是财经方面的专业人员,在审计报告中未能将一些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导致没有财务、会计、审计专业基础的人员难以理解审计报告的内容和含义。例如,在报告中用一些诸如“固定基金”、“上解资金”“XX科目”等专业术语,让没有财务基础的人员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此外,审计报告还存在主次不分,审计事项描述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审计报告条理不清、层次不明,没有做到围绕目标、突出重点,所列问题的排序不符合基本逻辑,只是简单的堆砌、罗列问题。重要问题、宏观问题以及审计方案确定的重点和关键控制点,未放在审计报告的显要位置并详细陈述。问题归类不明晰,未将所有问题按性质进行归集分类,没有在分类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概括,直观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突出问题、共性问题,特别是有的报告堆砌大量的财务数据,让非专业的人一看就头晕,导致使用报告的人很难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报告的主要内容。4、文书功能交叉,有待科学区分。现行的国家审计准则规定,现场审计结束后,对被审计单位要出具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正式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和审计移送处理书等业务文书。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是以审计机关名义向被审计单位征求对审计组审计报告意见的文书;审计报告是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后出具的审计结论;审计决定书是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