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关于盱眙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盱眙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doc

上传人:小雄 2020/6/2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盱眙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马坝镇人大王振勤吁昭,别称都梁,自秦置县,已逾2000多年的历史,古来人文荟萃。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以“人间仙境若蓬瀛”盛赞旺胎的淮山胜境。饱经沧桑的明祖陵神道石刻像鬼斧神工,蔚为壮观,异常珍贵。出土于马湖的战国陈璋圆壶系无价国宝和海内孤品。形胜之地的清奇之气孕育了一代帝王朱元璋,盯•胎遂以帝里享誉于世。辉煌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给这块土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县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奇山秀水,独具特色,是江苏省独有的山水生态旅游城市。特别是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在“十一五”期间把旺睑建成苏北旅游第一县,打造苏北旅游王牌,创建中国旅游强县。重点围绕实施旅游开发“4321”为呈,即力争建成4个国家AAAA级景区、接待游客达到300万人次、实施水下泗州城和甘泉山2个投资十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兴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县委县政府“旅游兴县”的战略举措的实施,呈现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一、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现状我县旅游资源区域特征明显,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旺胎独特的自然景观。全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风景区2处,县内主要景点有明代第一陵--明祖陵、秦汉东阳城遗址、第一山风景名胜区、管鲍分金亭新四军军部旧址、铁山寺森林公园等,点线相连,白成风格。苏东坡等古代名士在吁胎留下的珍贵手迹和不朽诗篇更是中华历史宝贵遗产。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我县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源优势。我县以人文资源为品牌的旅游资源,在苏北乃至江苏具有唯一性,其品位、品级都是堪称一流。第一山原名南山,因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米芾作《第一山怀古》诗、书“第一山”碑而得名。第一山左拥翠屏峰,右揽风坡岭,背依清风山,面临长淮河,风光独妙。山上古木葱茏,胜迹众多,风景秀丽。宋代以来,雅士云集,吟咏勒石,弥足珍贵。明吴承恩《西游记》中对其有生动描绘、留有“第一山怀古”、“玻璃亭浸月”、“杏花园春昼”、“会景阁陈迹”、“瑞岩观清晓”“八仙台招隐”等古景观。现有谁山堂、翠屏堂、春昼堂、玻璃泉亭、明伦堂、磨崖石刻保护廊等。“阅尽江淮平里地,且看东南第一山”,登临游赏,思古叹今,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特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祖陵为明代第一陵,位于淮河与洪泽湖交汇处,距我县城西北8公里。是朱元璋高祖玄皇帝、曾祖恒皇帝、祖父裕皇帝三代衣冠冢,也是其祖父朱初一的实际殁葬地。明祖陵始建于洪武十八年(138年),历时28年。到永乐^一年(1413年)才基本建成。再加上以后改建、翻建,加防水堤等,一直持续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前后计历次213年。陵墓外罗城周长“9里30步”,与泗洲城等长;中间为砖城,周长“4里10步”;里面为砖砌皇城。诸多的殿、庞、房、库、亭、桥等交错其间,陵区松柏万株。21对石象生,比明孝陵、十三陵高大,工艺精美,形态生动,神态逼真,是明朝石刻里的绝品。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黄河夺淮,明祖陵与泗洲城同时被洪水淹没。历时300年,1976年开始修复出水。生态资源独特,号称苏北“九寨沟"的铁山寺自然保护区暨铁山寺森林公园,位于苏皖交界处,距旺胎县城45公里,是江苏省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野生动植物王方公里的无比纯净的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