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与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与对策.doc

上传人:中华文库小当家 2020/6/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与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生问题意识缺乏原因与对策怎样使教学成为课程创生与开发过程,师生交往互动过程,学生自主剖析过程?笔者认为培养、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使其敢问、乐问、善问是问题核心。只有让学生成为剖析、提问主体,才能使教学超越“文本”束缚,打破教师话语“霸权”,改变学生被动地位。然而,无论查阅名师教案还是深入课堂听课都不难发现,课堂提问大都由教师包办,所谓“启发式”也往往只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很少有学生向教师提问。据上海市静安区调查,在观察一至九年级18堂课中,平均每堂课教师提问次数都在30次以上,而学生提问数皆为零。大城市尚且如此,其他地区情况可想而知。问题在学****与科学研究中作用勿庸置疑,在此不再赘述。那么,造成学生“集体无问题意识”原因是什么?是学生没有疑问吗?显然不是,只要积极思维,总是会有疑问,没有问题学生才是有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一是学生。一、来自教师原因与解决策略有些教师不愿或不敢让学生提问,一是担心学生提问会打断教师讲解,影响教学进度,完不成教学任务;二是怕学生提问题出乎意料,自己也不懂,难以解答,一旦出现这种尴尬局面,有损教师尊严与形象。学生提问肯定要占用一定时间,但如果没有一定时间做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又如何落实呢?教师固然可以凭经验推想学生会在那些地方存在疑问,提前在备课中设计一套问题,让学生沿着他思路去思索,这样也许能少走弯路,节省时间,但却束缚了学生思路,限制了其思维广度与深度,不利于其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这样做学生往往只是解答了教师“惑”,而无暇顾及自己“惑”之所在,学生学****是他主、被动、消极。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其主体精神弱化与问题意识淡薄。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转变自己教学观念。新课程强调,教学不是知识单向传递,也不是教与学机械叠加,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过程,是以对话为基础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过程。对于教学进度,要用发展眼光看问题:某一节课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整体发展,从长远来看,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与创新意识是更为重要教学任务。总之,要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变为“学生中心、问题中心”,使教学成为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其综合能力与人格素养过程。教师被学生问住,不能说常有,但也并不罕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自古已然。尤其在今天信息时代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已不是学生唯一知识源,学生获得知识信息渠道日趋多样化,教师在短短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教师应成为学生学****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与积极个性培养者;教学方式应由以讲授为主转向以合作剖析为主。师生围绕“教材”这一例子、话题展开对话、互动,由此生发出许多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新问题,有些是教师始料未及,甚至一无所知,这都是正常现象。面对无知,教师应该怎么办?遮遮掩掩、闪烁其词是不可取;不懂装懂,牵强附会更是误人子弟。在这一点上,美国教师做法值得我们借鉴。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写道“到美国之后,我发现多位教授对我提问坦白让人难以置信地回答道:‘我不知道’。‘我无法回答你’”。“正因为在美国校园里,老师不被看作是一个完美神,而是一个有限人,学生才能平等地与之交换意见,甚至争论问题。”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师生关系、互教互惠“学****共同体”似乎在坦诚“我不知道”中由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