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格列I此嗪片联用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了解格列I此嗪片联用I此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格列II比嗪片联用毗格列酮组(B组),进行6个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BP,PG,BM1,HbAlc,Ins,血脂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0MA-IR)。结果两组治疗均可使BP,PG,BMT,HbAlc,及LDL-C下降(),但B组同时可使Ins水平下降(P<),II0MA-IR降低(P<)o结论格列II比嗪片联用II比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并降压,减重,同时改善IR。【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格列毗嗪片;毗格列酮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显示T2DM患者在确诊时,B细胞功能减退己达50%,磺服类药物(SU)通过促进8细胞分泌胰岛素,以控制血糖的升高,但随着病程的进展,P细胞功能进一步衰退,SU疗效逐渐减弱,以致于SU继发性失效,对于这些患者可加用毗格列酮联合治疗,有利于血糖控制。本研究旨在了解格列I此嗪片联用I此格列酮治疗T2DM含并肥胖,及血脂、血糖等异常时血糖和其他各指标的变化。1资料与方法1对象T2DM患者106例,病程均在2年之内,并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建议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sup>[l]</sup>。所有患者均未服用过磺服类或嚏哇烷二酮类药物及调脂药物,并排除不宜使用降糖药物病例。106例分为2组:格列I此嗪片组(A组),格列毗嗪片联用毗格列酮组(B组)。A组56例,男28例,女28例,年龄(46±5)岁,B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45±5)岁,两组在例数、性别组成、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次/d,同时B组服用毗格列酮30mg,1次/d,为期6个月,除药物外,均进行饮食控制,并进行强度适中的运动。,试验6个月时测定SBP,DBP,BMl,HbAlc,FBG,Fins,TG,LDL-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标(用HOMA-IR公式)<sup>[2]</sup>,H0M-IR=(FBGXFInS)/,,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Ins,H0MA-IR在取对数正态化后在进行t检验。2结果1治疗前两组生理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BMT,HbAlc,SBP,DBP,FPG,2hPG,Fins,2hl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HbAlc,SBP,DBP,FPG,2hPG,LDL-C均较用药前降低(,P<),B组与A组比较,SBP,DBP,LDL-C下降较为显著(),BMI,HbAlc,FPG,2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TG亦下降,与治疗前及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1),与治疗前相比,B组Fins,2hlns,HOMA-IR均降低(P<,P<),而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3讨论T2DM可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同时存在构成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