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早读二.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早读二.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早读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一语文早读(二) 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①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②,物③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④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作者】王勃(650~676 )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出身望族, 隋末大学者王通为其祖父,诗人王绩是其其叔祖。麟德年间应制科,任朝散郎,入沛王府, 旋以戏檄英王鸡被斥出府,遂入蜀漫游。后因赴交趾探父,渡海堕水惊悸而死,年仅二十七岁。王勃诗名早著,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注释】①江:指赣江。②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③物:四季的景物。④帝子:指滕王。【品评】滕王阁,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边, 俯视远望,视野均极开阔。王勃赴交趾省父途经洪州参与阎都督宴会时即席作《滕王阁序》, 序后附这首诗,描写了滕王阁高远的气势和赣江一带的景色,意境开阔,意气飞扬。开篇点题, 从空间角度构定滕王阁临江而建的高远气势, 以下“南浦”、“西山”、“潭影”、“长江”,都是临江高阁的望中所见,并且用“朝飞”、“暮卷”为高阁包容万象增添主动性,观景之人自然也就与天地交融为一体了。次句笔意突转,想到当年建阁之人“佩玉鸣鸾”的豪华已经消逝,从“罢歌舞”的时间意识逗出浓厚的历史情怀,在闲云潭影日复一日之中,物换星移,时不我待,因而发出帝子何在、长江空流的叹喟。诗中融滕王阁景象与对滕王的怀念于一体,情景交融,寄慨遥深。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①杜少府:名不详,少府,是当时县尉的通称。之任:赴任。蜀川,犹言蜀地。②城阙:指长安的城郭宫阙。三秦:项羽分秦地为雍、塞、翟三国,合称三秦。此泛指关中一带。全句意为长安以三秦为辅。③五津:蜀中岷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此泛指蜀川。④岐路:分路。古代送行,到分路处告别。【品评】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 以实转虚, 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奇峰突起, 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从军行①杨炯烽火②照西京,心中自不平③。牙璋④辞凤阙,铁骑⑤绕龙城。雪暗⑥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⑦,胜作一书生。【作者】杨炯( 650-639 ) ,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为“初唐四杰”之一。【注释】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 平调曲》,多以军旅战争之事为题材。②烽火: 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从边境到内地, 沿途高筑烽火台, 有敌情就在台上点火示警, 根据敌情之缓急,逐级增加烽火的炬数。照西京:是说报警的烽火已经照达西京(长安),表明敌情严重。③不平:难以平静。④牙璋:调兵的符牒。两块合成,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嵌合处呈齿状,故名。这里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铜凤,故称凤阙。后来常用作帝王宫阙的泛称。⑤铁骑:精锐的骑兵,指唐军。绕:围。龙城: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故址在今蒙古国鄂高一语文早读(二) 第 2页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