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20/6/7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P4答: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现象。。答:(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可遗传性,效应恒定性。(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针对性****得性,效应递增性。。P5答:(1)积极意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2)消极意义:免疫损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P6答:(1)骨髓:①产生所有血细胞;②淋巴细胞产生发育的器官:B细胞分化、发育的最主要场所;(2)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P7答: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P12答:指能与T、B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双重属性:(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P12 答:仅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P13答: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集团称为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P14答:(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P15、16答:(1)T细胞依赖性抗原:指需在APC及Th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2)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P16答:在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答:是B细胞识别抗原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超变区及互补决定区的概念。P20答:可变区(V区):免疫球蛋白轻链氨基端(N端)的1/2与重链氨基端的1/4,由于氨基酸排列顺序随抗体特异性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称为可变区。超变区:在VH和VL结构域中,各含有3个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变化极高的区域,称为超变区。互补决定区:这些区域(超变区)正是免疫球蛋白与抗原表位形成空间匹配的所在,故亦称互补决定区。。P21、22答:(1)免疫球蛋白V区的生物学活性:可特异性识别相应抗原,产生中和***、阻止病原体入侵等作用;(2)免疫球蛋白C区的生物学活性:①激活补体;②结合细胞:Ⅰ。。P22、23及笔记答:IgG(单体)IgM(五聚体)IgA(单/双体)IgD(单体)IgE(单体)产生部位脾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脾中的浆细胞肠系膜淋巴细胞的浆细胞未知呼吸道和消化道固有层中的浆细胞合成时间出生后3个月,3~5岁达***水平合成分泌最早,胚胎后期生后4~6个月任何时间较晚血清水平最高,75~80%10%10~15%1%%血中半衰期最长,23天短,5天短,5天短,3天短,3天补体激活途径经典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