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仁里镇清洁工程实施新模式.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仁里镇清洁工程实施新模式.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6/10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仁里镇清洁工程实施新模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仁里等乡镇创新方式谋求长效探索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新模式石台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4-04-2317:10:21来源:县委宣传部 作者:舒春龙【浏览次数:803次】【字体:大中小】自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以来,我县城乡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但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各种生活垃圾也在不断增多,加上基层自然村点多面广,村民居住分散等因素,在垃圾清运处理中,存在诸如垃圾池设置不合理,清扫不及时,直接焚烧垃圾等现象和不足。如何解决好这-问题,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全县旅游首位产业的发展和石台县最美山乡对外形象。日前,记者在县民生办、县住建委及部分乡镇了解到,我县仁里等乡镇正在着力创新方式,注重实际效果,积极探索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新模式,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和经验,农村卫生环境更趋向好。,在农村清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上,针对我县每个乡镇,省财政拨付项门资金为84万,县财政配套资金36万,总计投入120万元。2010年至2013年期间,先后在七都镇、小河镇、仙寓镇、丁香镇、大演乡、矶滩乡、横渡镇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并于去年全部完工。共建成压缩垃圾中转站6个,符合环保标准的垃圾焚烧站1个;保障了每个乡镇拥有垃圾运输车1辆,垃圾池近20()个,达到1个行政村有1个垃圾房的要求。并配齐简易垃圾运输车、人力垃圾收集车、垃圾箱、垃圾桶等其他相关保洁设备。农村清洁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和长远工程,较之以往,如何开拓创新,标本兼治,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既是工作重点又是工作难点。对此,县委、县政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探索出逐步建立农村清洁制度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针对个别村保洁效果不理想,保洁管理力量薄弱等实际情况,今年我县创新保洁管理。利用开展的“三走访、三问计”活动的有利契机,把群众反映次数多,愿望最强烈的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作为突破口,创新思路,大胆探索,采用“分片打包”和“村为主打包”的两种模式,通过竞标承包的方式,探索出一条“用的钱少了,办的事好了”农村环境整治机制。具体做法是积极制定《农村环境治理保洁员管理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承包年限为一年,竞标之前,由乡镇党政办发布承包公告,对承包人条件、工作职责、承包经费等进行明确。有意承包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经报名、审查后,进行现场竞标。由乡镇政府批准签订合同后方可确定为承包人,并试用一个月。面对这一新的承包模式,仁里镇农村环境治理保洁承包人桂有园深有体会的说道:“清理垃圾是件苦差事,和以前相比,通过承包这种新形式确实让村民很快看到了变化,尝到甜头。虽说我工作累点,但随着村居环境在自己的努力下,一天天改善,我的生活也有了着落;现在我一个月也有1700元左右的收入,还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干的好还有奖励拿,做事也更有劲了,一天就可以完成-个村的垃圾清运任务,效率明显提高,相信这些新做法一定会对我县农村环境卫生改善产生良好效应。”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在率先采取政府购买农村环卫保洁服务的新思路的仁里镇,记者获悉该镇根据“边学边改”的要求,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定额承包、分级考核的运行模式,采取“分片打包”和“村为主打包”两种承包方式,有效理清解决了农村清洁工程中的“谁承包?”、“谁管养?”、“谁受益?”的问题。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