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此花开尽更无花”真是文言文字词注解的唯一标准吗(原创).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此花开尽更无花”真是文言文字词注解的唯一标准吗(原创).doc

上传人:小雄 2020/6/10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此花开尽更无花”真是文言文字词注解的唯一标准吗(原创).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此花开尽更无花”真是文言文字词注解的唯一标准吗一、 背景:上学期,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较为规范的独立作业统…批改教学活动,七年级语文练****卷的课内文言文部分选的内容是七年级上朋第五课《童趣》,其中有一题要求解释“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中的“观”字。因为课文中没有注解,教师也未作强调,因此有很多学生将这个“观”字解释为“观看”之类的意思,而作业原本提供的参考答案则解释为“景观”。老师们对这两个答案意见也有分歧,改作遇到了阻碍。于是我校语文组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尝试为答案验明正身。二、 过程描述:教研过程中,一部分老师认为“观”应该如答案所提供的作“景观、景象”来解释。理由是八年级下册中《岳阳楼记》一文中出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一句,并在课文注解中明确注明“大观,雄伟景象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典》里也对“观”作出这样一个注解:“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因此,以经验而论,“作青云白鹤观”中的“观”也应译作“景观、景象”,全句可译为:“当作青云白鹤的景象来欣赏。”也有一部分老师提出不同看法,认为“观”就可以解作“看气理由有两个:其一是,《古汉语常用字典》中“观”字有五种解释:分别是:①看,可引申为“观察”;②观赏,可引申为值得观赏的景物或景象;③显示;④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可引申为“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⑤道教的庙宇、道观。其中作④⑤注解时应该读作“guan",在这里显然不合适。由此可见,“观”解作“看”是完全“合法”的,而且还是常用解释中最常用的一个。再将这个注解用于文中,句子便可译作“当作青云白鹤看”,句子完全翻译得通,丝亳不改变原意,那么,将“观”译作“看”又有何不可呢?再者,《童趣》是初中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以加字或换字的简单方法解释文言词,若是真有什么特殊之处,应该有所提示。如果“观”字必须解释为“景观、景象”的话,为什么不在注解中作出明确的解说,甚至连教参和其他各类教辅资料中也未作说明,而非要留至八年级《岳阳楼记》中才提及呢?是不是教材的编者也对此注解持有保留意见,才没有明确提示来限制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呢?两边各执一词,听来总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平分秋色,皆有可取之处。于是便有老师提出,不如两个答案都认可。此法虽较为中庸,却至少不认死扣。然而鉴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我们在改作中选择了以“景观”为唯一答案,自然,在之后的作业讲评中也就以此为标准了。三、反思:一个小小的意见分歧暂时解决了,但教研之后,我却依然心存疑惑,便到网上去收集更多的资料,在查阅过程中,我居然在某论坛中查到了另一种说法,不少网友认为“作……观”是一种固定用法,典型的成语如“作壁上观”。虽然这种说法仅供参考,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却使我对文言文字词的教学有所反思。网上论坛中众说纷纭,百家争鸣,何其热闹,真可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为什么身为教师的我们思维却要受到经验的束缚?细想想,也许真如部分教师所揣测的,教材的编者尚且不敢断言,我们又何必以自己所谓的经验去限制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理解和把握呢?长久以来,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讲究“字字落实”,这对于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初中生来说本来的确有可借鉴之处,可以此教会他们对文言词汇的规范运用,并提高对常用文言词汇的敏感度,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