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用五力模型分析中国水泥市场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水泥行业进入门槛较高,主要体现在水泥生产的特点,产业特点和行业壁垒上。行业内竞争者的威胁国内水泥企业虽然在利润率,技术革新上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与国际同行相比差距巨大。买方议价能力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全球经济的回暖,水泥市场需求持续回升,水泥的产量大幅增加,并且出口受阻造成产能过剩。因此买方议价能力会有一定的提升。卖方议价能力水泥的生产成本相对固定,但是由于水泥市场需求旺盛,对原料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所以卖方议价能力会相对提高替代产品的威胁水泥用途广泛,适用于各种工程建设,暂时还没有有竞争力的替代品五力分析模型是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 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 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 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最后一点,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如下: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 竞争力。 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 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 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 供方集团会具有比较强大的讨价还价力量:- 供方行业为一些具有比较稳固市场地位而不受市场剧烈竞争困挠的企业所控制,其产品的买主很多,以致于每一单个买主都不可能成为供方的重要客户。- 供方各企业的产品各具有一定特色,以致于买主难以转换或 转换成本太高,或者很难找到可与供方企业产品相竞争的替代品。- 供方能够方便地实行前向联合或一体化,而买主难以进行后向联合或一体化。(注:简单按 中国说法,店大欺客)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 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购买者可能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力量:- 购买者的总数较少,而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较大,占了卖方销售量的很大比例。- 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 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 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 购买者有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 前向一体化。(注:简单按 中国说法,客大欺主)3).新进入者的威胁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 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 原材料与 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