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全国联网收费和公路不停车收费的重要意义.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国联网收费和公路不停车收费的重要意义.doc

上传人:小雄 2020/6/11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国联网收费和公路不停车收费的重要意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国联网收费和公路不停车收费的重要意义经济策论天津市高速公路管理处,天津300300摘要:2015年9月28日,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实现全国联网。通过研究ETC发展趋势和相关应用,分析了全国联网产生的交通、环保及社会方面效益。关键词: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图分类号:U4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799(2015)27-0190-012007年初,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开展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正式启动示范工程的建设。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系统示范工程分为京津冀和长三角两个区域进行建设。示范工程完全按照统一的国家标准和系列工程应用技术要求和规范进行实施,其中系统采用关键设备均经过交通部交通工程监理检测中心的标准符合性送样检验,并按照部统一部署建设密钥管理与安全认证系统,从而有效保证了车载电子标签和非现金支付卡可以在示范工程范围内所有路网实现跨省(市)应用。展、交通设施急速扩容、收费道路迅速普及,正是投资建设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良好时机。2010年9月28口,京津冀区域ETC联网收费系统开通,在示范工程的引领下,ETC技术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实践证明,实施ETC是解决公路收费站拥堵、提高公路通行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节约土地和管理成本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公路网络化管理、发挥路网整体效益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力推进“四个交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此,交通运输部在2015年组织开展了全国ETC联网工作。 由于各地技术规范不同、结算模式各异,部分省份基础薄弱情况复杂,因此,把ETC系统统一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交通运输部深入基层,开展了大量现场调研,组织协调省界站测试工作。据统计,近两年里,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测试组累计外场测试长达180多天的实车测试,测试行程近30万公里,共完成157个省界站、113个典型站的实车测试,涉及192种ETC车道软件与天线的组合,124种ETC车道软件与刷卡设备的组合,1800余种电子标签与用户卡的组合。为保证跨省交易清分结算的准确及时,测试组还对河南、湖北等11省市进行了严格的消息验证、联合性功能测试及专项测试,共接收并转发35万余条原始交易、1000多万条状态名单记录、22万余条用户信息记录,同时下发2000多个清分消息包、500万量级的状态名单进行压力测试。2015年9月28日,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实现全国联网,2100余万用户实现一卡畅行全国。截至目前,、5万余条人工刷卡(MTC)车道,,提前完成了“2015年底实现用户数量2000万”的目标;建成自营服务网点1100多个,,。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公路网进入“网络化运行"的关键阶段。然而公路收费仍然是筹集资金以扩大交通设施建设规模的主要手段,同时它还是控制交通流的有力工具,故收费系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还是公路交通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子系统。但公路收费带来的交通拥挤及延误、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收费运营效率低等问题,依然阻碍了公路交通的发展。不停车收费系统仍旧是这一问题的最好解答,并且作为智能运输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也是我国交通产业信息化智能化的敲门砖。经过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