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关于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思考.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6/12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思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思考[论文关键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论文摘要]坚持为少数民族培养人才服务,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是民族院校的办学方向,决定了民族院校要坚持以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中心。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不是单纯的传授专业知识,重要的是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的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笔者着重从民族院校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角度提出几点思考。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员队伍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群体,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是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发展和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意义更加重大。这些党员将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繁荣民族经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整个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的中坚力量。然而在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实际操作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教育基础薄弱的老少边穷地区,和其他学生相比,普遍表现出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知识了解不多,入党愿望不强烈,学****基础差,学****成绩不是太理想。这部分学生所具备的条件与普通院校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标准有一定差距,限制了民族院校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数量。因此,笔者认为民族院校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应从实际考虑,调整考察角度,创新培养思路,争取培养和发展更多能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优秀大学生。一、采取“五早”措施以解决党员发展流程过长的问题考虑到大学生流动性大、学程短,按现有党员发展的流程,一年级培养,二年级确定积极分子,三年级发展,四年级转正,导致大学生党员队伍发展缓慢,组织生活因正式党员的流动性大而不能坚持,支部存在周期短,工作积淀不够。到了四年级,竞争压力大、就业难也增加了支部对党员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既要保证质量,又要确保数量,要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大胆创新,积极培养,真正做到“五早”,即早启蒙、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二、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确定恰当的考核目标,以提高培养考察的实效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高中阶段受教育的局限性决定了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前培养的重要性。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关键,对预备党员进行继续培养是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保证,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应确定不同的任务目标进行考察、培养。培养工作不仅要提高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还要在学****科研、社会兼职和社会实践中考察其表现。党支部具体要做到指定联系人,责任到人,根据实际,有意识地将一些社会工作和任务交给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去完成。可让党员同学在各级学生组织中担任干部,或让高年级党员担任低年级的班主任助理,使他们成为各项工作中可依赖的骨干力量。要让党员承担一些实际工作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给他们活动的空间和平台,使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具体的工作中,一定要作好三个结合: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理论学****和实践结合起来,把组织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三、针对不同学****阶段分层培养教育,形成入党前、入党中、入党后的全程教育体系一些学生入党后,往往还会在思想上出现反复,对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还不能自觉去履行,对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还缺乏主动性,要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