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关于金融助学新思路的有益探索.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金融助学新思路的有益探索.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6/12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金融助学新思路的有益探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金融助学新思路的有益探索连云港市商业银彳亍陈勇发放助学贷款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特别是扶助贫困学生的重大政策举措和最佳途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体制以及银行、学校、学生等许多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特别是学生贷款需求量大与商业银行放款积极性不高的矛盾,影响了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我们连云港市商业银行在与高校合作,寻求金融助学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深受广大贫困学生的欢迎,并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一、助学贷款发展现状根据全市助学贷款的有关情况调查,当前助学贷款发放过程中有如下几个特点:1、 助学贷款需求量大。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来自贫困农村和城乡下岗职工家庭的贫困生数量在不断扩大,高校所需求的助学贷款数额也在激剧增大。据近期在某高校的一次问卷调查情况统计,有70%以上的学生需要助学贷款,其中家庭提供不了每月300元生活费的学生就占了学生总数的30%,更不要说每学期数千元的的学费。2、 助学贷款总量增长快。自1999年开办助学贷款以来,助学贷款业务迅速增长。全市6所高校均已开办了助学贷款业务,贷款人数、贷款金额不断提高。到2004年9月止,取得助学贷款的人数4656人,金额10850万元,。3、放款积极性不高。银行因许多原因,降低了助学贷款发放的积极性。据某高校有关数据统计,到2004年9月止,累计有30000余人申请助学贷款,经报银行调查审批,取得助学贷款的为2100人,占比仅为7%。二、影响助学贷款发展的主要原因1、银行有担忧,降低了放款积极性。助学贷款对银行来说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防范手段,都大大制约了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商业银行对助学贷款有“三怕”一怕贷款风险大,不敢放款。由于助学贷款多属信用贷款,风险较高,加上发放的期限又长,学生毕业后流动性较大、毕业生跟踪难等客观存在的问题,因此助学贷款从发放之日起就有成为不良贷款的可能。二怕经营成本大,不能放款。由于助学贷款属于零售业务,人数和笔数多,审批工作量大,追还麻烦,而且单笔贷款金额小,收益低,经营成本大。特别是毕业生工作和收益不稳定,如果借款人不主动还本付息,商业银行不可能逐一上门催收,从成本角度讲也得不偿失。三怕管理难度大,不愿放款。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大都住在偏远的农村,交通、通迅都很不方便。在当前商业银行普遍收缩营业网点,精简人员的情况下,其管理难度增大。2、 高校协调不力,影响了业务的开展。高校是助学贷款供需双方的中介,直接关系到助学贷款的成功率。但高校对助学贷款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配合不好,把关不严等缺点,影响了业务的开展。一是认识不足,在认识上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与已无关”论,不积极协助银行发放助学贷款;另一个是“有求必应”论,视助学贷款为对学生的资助,对学生的申请来者不拒、不加审查地推荐给银行,加大了银行的负担和风险。二是重视不够,许多高校未成立专门的助学贷款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人员。三是配合不好,有的高校除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外,其它相关的辅助性工作基本不配合。如贷前不配合办理有关手续,贷后不配合银行收回贷款本息等。四是把关不严,高校对助学贷款初审把关不严,据有关人员调查,某高校初审资料都有30%以上不合格。对不符合条件的学生仍予推荐,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