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则运算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通过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4、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混合加乘、除法混合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法。教具学具:冰天雪地情境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自探(5分钟)(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冰天雪地有三个区,这三个区共多少人?(2)出示探究条件: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等等。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二、解疑合探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1)71-44+85=27+85=113(人)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2)987÷3×66÷3×987=329×6=2×987=1974(人)=1974(人)结果都是求冰雕区比滑雪区和滑冰区多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6)你能把两个小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7)小结。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三、质疑再探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请学生帮忙说一说。四、运用拓展(一)我当小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给你的同桌初一道题考考他吗?(二)教师供题。(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  板书设计:加、减法混合和乘、,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72-44+85(1)987÷3×6(2)6÷3×987=27+85=329×6=2×987=113(人)=1974(人)=1974(人)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有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混合乘、除法混合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法教学准备:口算题卡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识1、计算下列各题64+28-4572×4÷1235-17+28186÷6×4指名板演,学生评价2、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回顾运算顺序,并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这节课我们来探讨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的计算题(板书:有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二、设疑自探齐读课题,你有哪些问题?预设:1、有加、减、乘、除法,这样的混合运算怎样计算呢?2、和我们上节课学的一样吗?三、解疑合探(一)出示第6页场景图,思考以下问题:1、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图画,从图画上可以知道成人的票价是24元,儿童票价是半价,就是(24÷2)元。2、根据图画上的内容,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自己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