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doc

上传人:龙的传人 2020/6/13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一、概述骨质疏松症就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就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密度与骨质量。骨质疏松性骨折就是由于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后,造成骨密度下降、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暴力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就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见的骨折部位就是脊柱、髋部、桡骨远端与肱骨近端,其她部位也可发生。罹患骨折并卧床后,将发生快速骨丢失,又会加重骨质疏松症,形成恶性循环。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缓慢,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固定物容易松动、脱出甚至断裂,且其她部位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致残率、致死率很高,骨折即使愈合后康复也很缓慢。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已严重威胁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与寿命。鉴于上述特点,要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同时也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二、临床表现(一)骨折的一般表现:出现压痛、疼痛或原有疼痛加重。(二)骨折的特有表现:出现畸形、骨擦感、反常活动、功能障碍等。(三)脊柱变形: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时,常导致身高变矮或出现驼背畸形。三、诊断与鉴别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多见,也可见于男性。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仅为轻微外伤或没有明显外伤史,甚至在日常活动中也可发生。(一)临床表现:可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二)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与程度,对骨折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X线片除骨折的特殊表现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如骨小梁稀疏、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一般要求拍摄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可加拍特殊位置。拍片时应包括损伤部位的上下临近关节,髋部骨折应包括双侧髋关节,脊柱骨折应包括尽可能多的节段,以免漏诊。要合理应用CT与MRI检查,CT三维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MRI对于鉴别新鲜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具有重要意义。(三)骨密度检查拟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有条件可行骨密度检查。双能X线吸收法(DXA)就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参照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基于DXA测定: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的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属正常(T≥-1、0SD);降低1~2、5个标准差之间为骨量低下(骨量减少,-2、5SD<-1、0SD);降低程度等于与大于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T≤-2、5SD);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测定部位的骨密度对预测该部位的骨折风险价值最大,临床上常用的测量部位就是腰椎1-4与髋部。由于骨密度检查受很多因素影响,故诊断时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具体分析。<DIV>(四)、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D与甲状旁腺激素等。、药物选择、疗效观察与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的单位可分别选择下列骨代谢与骨转换指标(包括骨形成与骨吸收指标)。这类指标有助于进行骨转换分型,评估骨丢失速率、老年妇女骨折风险及病情进展,选择干预措施。临床常用的检测指标有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3以及1,25双羟维生素D。骨形成指标包括血清碱性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