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京市城市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配租管理办法》(京建住〔 2007 〕 1176 号)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我市城市廉租住房制度,规范城市廉租住房管理工作,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的实施意见》(京发[2007]22 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北京市城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的通知》(京政发[2007]26 号),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北京市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廉租住房保障,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廉租住房管理的指导、监督、检查以及申请家庭的备案工作。区(县)、街道办事处( 乡镇人民政府) 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受理本地区廉租住房的申请、审核、认定、配租、补贴发放及后期管理工作。第二章申请条件第四条申请廉租住房租房补贴或实物配租应当以家庭为单位, 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必须具有本市城镇户籍,在本市生活; (二) 申请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家庭收入、家庭资产符合规定的标准。具体标准按照我市每年向社会公布的标准执行。第五条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老人、严重残疾人员(以下简称重残人员)、患有大病人员和承租危房及面临拆迁的家庭可以申请实物配租。实物房源不足时,可采取租房补贴方式过渡。其中: 老人是指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 1 人年满 60 周岁以上(含 60周岁)。重残人员是指申请家庭成员中有经残联鉴定为重度残疾人员。患有大病人员家庭是指申请家庭成员中患有以下病症或做过以下手术:具体指慢性肾衰竭( 尿毒症) 、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重型肝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颅内肿瘤开颅摘除手术、重大器官移植手术、主动脉手术等。家庭成员是否患有上述病种,需要出示医疗机构提供的证明。承租危房是指申请家庭承租的住房经有资质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为危险房屋。面临拆迁是指申请家庭居住房屋已列入区县建委( 房管局) 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确定的拆迁范围内,并已在拆迁范围内发布拆迁公告。第六条申请家庭成员之间应具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 包括申请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等。低保申请家庭成员按民政部门核发的《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上标明的人口认定;不属于低保的其他申请家庭成员按下列人员认定: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未成年子女; (四)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五) 父母双亡且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作为监护人的未成年或者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孙子女和外孙子女; (六)根据本条原则和有关程序认定的其他人员。重残人员家庭 1 人户按 2 人计算。第七条家庭住房是指全部家庭成员名下承租的公有住房和拥有的私有住房, 住房面积按照使用面积计算。承租公有住房的,使用面积按《公有住房租赁合同》上标明的计租面积为准; 居住私产住房的, 以《房屋所有权证》上标明的建筑面积除以 计算。申请家庭现有2 处或 2 处以上住房的, 住房面积应合并计算。下列房屋面积纳入申请家庭住房面积核定范围: (一)全部家庭成员自有私房(含已购公有住房); (二)全部家庭成员按照本市规定租金标准承租住房; (三)全部家庭成员拆迁待安置的住房; (四)全部家庭成员在集体土地上自有的正式住房; 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计算公式: 申请人户口所在地现居住住房面积÷ 其所在住房同一《租赁合同》或《房屋所有权证》下的长期共居户籍人口(共居人口在它处有住房除外) + 申请家庭成员它处住房面积÷ 申请家庭人口。申请家庭居住在自建房内、单独立户,且他处无正式住房的,自行拆除自建房或承诺配租后自行拆除,可申请廉租住房。申请家庭将原住房腾退给区(县) 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后, 可按无房户配租廉租住房;申请家庭住用其父母、子女自有或承租的住房, 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符合廉租住房申请标准的, 可按全额配租廉租住房。第八条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成员申请当月前 12 个月的全部家庭收入总和, 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各类保险金及其他劳动收入、储蓄存款利息等。第九条家庭总资产净值是指家庭成员名下的房产、汽车净值及现金、有价证券、投资(含股份)、存款、借出款等。家庭总资产净值中除拆迁补偿款及房屋折价外, 现金、有价证券、投资( 含股份)、存款、借出款等项之和不能超过民政部门规定的社会救助对象家庭收入的认定标准。第三章审核程序第十条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家庭, 向户口所在地的街道( 乡镇) 领取《北京市城市居民申请廉租住房家庭情况核定表》( 以下简称《核定表》,《核定表》按统一格式印制, 见样表) 一式三份, 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申请家庭成员所在单位要为各家庭成员出具住房及收入情况证明( 离退休人员凭退休金领取证计算收入, 失业人员凭失业保险金领取证计算收入),并在《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