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美术鉴赏之富春山居图.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术鉴赏之富春山居图.doc

上传人:cjc201601 2020/6/19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术鉴赏之富春山居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富春山居图的鉴赏美术作品各式各样,中西方各有所长,西方的或开放、或真实、或丰富多彩。中方的则更多是抒情、在古代更注重于笔墨技巧。于我而言,我比较喜欢中国的绘画。中国的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一直延续到现在。我比较喜欢中国古代的作品,中国古代的作品主要以人物、山水、花鸟为主。如元朝,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72岁时为无用师和尚所绘,用六、七年时间才画成,画面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气度不凡,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是黄公望的代表作。纸本水墨,代表的中国古文化。此画将富春江两岸数百里精粹聚于笔底,满纸空灵秀逸,笔简意远,被后人誉为“画中之兰亭”。所画江边两岸山峰树木似初秋景色,无数山峰,一峰一形状,无数树木,一树一姿态,雄秀苍莽,变化多端。茂林村舍,渔舟小桥,亭台飞泉等等,各种令人目不暇接,丰富且自然。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对以后的水墨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黄公望的自然笔触暗示他已经掌握了古代的精髓而没有变成传统的奴隶。我所感受到的是画家本人发自肺腑的声音。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每天不思茶饭的观赏临摹。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爱不释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清宫。前者称“子明卷”是后人伪造;后者是“无用师卷”,这才是黄公望的真迹。但乾隆皇帝认定“子明卷”为真,并在假画上加盖玉玺,并和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将真迹当赝品处理。直到近代学者翻案,认为是乾隆皇帝搞错了。从而保住了一个完整的无用师卷“剩山图”今天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对美术及美术鉴赏的认识:美术及其作品,是人造物的一种,美术是人类运用一些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