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doc

上传人:幻影 2020/6/19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摘要:动画作品已经成为当前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动画人物形象也已经成为影视形象塑造中的重要部分。与其她影视作品一样,动画作品也深受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与风俗的影响,这就导致了东西方在动画人物设计上的一些显著差异。本文主要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进行对比与分析。关键词: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一、动画人物的时代属性分析随着越来越多电影动画作品的出现,电影动画开始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接受与认可,电影动画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在观众的心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影视动画的发展,已经经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影视动画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与发展,这对于当时正处于混乱中的旧中国来说,就是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难能可贵的成就。20世纪20年代,万氏兄弟的广告动画《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开启了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的里程,一直到80年代,这就是中国动画自我探索、发现的重要过程,在这期间,取得过辉煌,也陷入过艺术发展的低谷。1956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厂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就是黑的》就在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节获奖。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就是中国动画创作发展的黄金时期,拍出了一批中国美术电影历史上最优秀的作品,如除了蜚声国际的《大闹天宫》以外,《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也建立了中国影视动画的良好口碑。但就是这种早期的辉煌在中国影视动画的发展史并未能持续下去,特别就是在整个中国社会陷入巨大的政治风暴以后,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整体性的断层。影视动画也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动画业才又进入一个全面复兴的时期。但就是随着日本动画产业的蓬勃兴起,美国迪斯尼公司大手笔制作的侵袭,中国的影视动画在近十几年以来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上,不仅没有特别优秀的作品能够走向国际打造中国特色,更重要的就是,对于我们自己国家的观众,也没能奉献出特别优秀的影视动画大餐,在现在成长起来的“80、90后”里,关于影视动画的记忆,她们可能更记得的就是日本的《樱桃小丸子》《聪明的一休》《灌篮高手》《千与千寻》以及美国迪斯尼的《猫与老鼠》等影视动画作品。这不能不说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缺憾,在影视动画已经发展成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的今天,我们影视动画的发展水平却就是令人担忧,没有为民众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也没有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蜚声国际。中国影视动画的发展水平已经与我们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发展不相匹配,我们必须在认清问题的同时做出反思,寻求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的下一个春天。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差距,体现在时代属性与时代特征上。通过上面的介绍与分析,我们不难瞧出,我国的影视动画作品在时代属性上有很强的局限,对人物形象的挖掘大部分仅仅局限在中国的历史传说之中。无论就是《齐天大圣》,还就是后来的《宝莲灯》等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动画影视,都摆脱不了对传统文化中一些历史神话的依赖,与日本与美国的动画影视相比,人物形象缺乏一种当代性。美国与日本的影视动画,在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就是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例如日本的《千与千寻》,塑造了千寻这种在虚幻世界里的人物,没有具体的时代背景与时代特征,但就是具有亲与力与吸引力,获得了世界观众的关注与喜爱。美国的影视动画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来源更为丰富,有根据童话故事进行的改编,有超越现实的人物形象塑造,但就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