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小雄 2020/6/20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一、 关于中小学及学前教育1、 建议高中不分文理科:高中阶段学生应文理兼修,文理渗透在中学就应要求,这样大学就大学不必再补中学阶段的课,也没必要开大学语文了。2、 建议取消高中阶段的“重点”和“示范”:其一,高中阶段的“重点”和“示范”,这是国家和政府人为制造的“贫富悬殊”,而且继续下去悬殊将越来越大。因为所谓的“重点”和“示范”,不是建立在平等和公平的基础上的,而是用政府政策给的特权将最优质的学生生源、最优质的教师资源占有,同时占用其他非重点校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教育经费。所以,这种“里点”没有“示范”性可言。这对其他学校是不公平的,对其他学校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对义务阶段的均衡发展是不利的,它制约高中阶段多无化特色化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国家有限的资源,应该配置均衡,重点扶持薄弱学校,将优质的师资引进薄弱学校,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让学校同到同一个起跑线上。在同一起跑线上,追求高中多元化和特色发展。这是既是教育公平的要求,也是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真正促进高中特色化多元化发展。3、 外语强调过头、母语水平下降的现状必须纠正:既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又放松了对母语的教学和要求。4、 取消各种商业排名,消除不好的导向。5、 招生“潜规则”的问题应该得到至视和处理:职高、高职高专等招生过程中,中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甚至校长)“卖”学生的现象较普遍,扰乱整个招生秩序,冲击道德底线,损害教师道德良知。6、 改变公办高校在各地的录取指标分配不公的现状:公办高校作为国有资源,各地的考生应该享用同等机会进入高校,但现行高校(特别是国家重点高校)录取计划分配重发达地区,轻欠发达地区。这是不合理、不公平的。7、 中小学设立正高是不合适的。中小学教师待遇提高是应该的,但正高,教授是一种学术称谓,中小学教师不适用,甚至滑稽。二、 关于高等教育1、关于去行政化的问题把高校“官员化”的现状说成是“行政化”是不准确的,简单用“去行政化”来解决是办不到的。因为,高校离不开行政管理,管理工作一定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服从行政管理的规律。关键问题有二首先,“高校行政化”背后的真正含义是“高校没有学术化”,高校的“学术权力”被淡化甚至被扼杀。高校该真正建立和确认“学术权力”并且与“行政权力”泾渭分明,职责清楚,同时建立保障制度确保行政权力不随意干涉学术权力。其次,高校领导肯定是官员,只是这种官员应该是有一定学术背景的,简单地否定行政级别也不能否认其官员身份以及该获得的报酬和待遇。只是应该限制领导的权力范围、遏制领导滥用权力,树立公仆、服务意识,而不是“当官”意识。2、 关于学术体制改革:(1) 学术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学术体制的重构从根本上解决“粥少僧多”买卖论文、黑心(-核心期刊)等学术不端问题,并结合“去行政化”而解决学术***等问题。对此纲要没涉及。(2) 项目指南项目申报不但要分类进行,而旦要将科研与学科建设和发展结合,与学生学校的发展结合,与经济建设、义化建设结合,而不是为了项目而项目,浪费大量资源。(3) 清理项目申报评审、成果评奖中的***行为,建立健全监督机制。3、 关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1) 需要建立“一把手”自报、公选、审批的任命制度。现行高校一把手实施省委组织部任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