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doc

格式:doc   大小:2,095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doc

上传人:511709291 2020/6/20 文件大小:2.0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9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北林地景园林规划有限责任公司、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负责技术解释。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目录1总则 12术语 23绿道功能与组成 34绿道分级与分类 55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 66 绿道选线 107 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15附录1:引用标准及说明 20附录2:绿道分类设计指引 ,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标准规的规定。,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自行车骑行的道路系统,是绿道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与步行骑行综合道。,且对人们步行或自行车骑行有交通安全保障的绿道短途借道线路。包括借用的非干线公路、非主干路的城市道路、人行道路、人行天桥等。,包括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与标识设施。、交通换乘的场所,是绿道服务设施的主要载体。:绿道串联城乡绿色资源,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的场所和途径,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公交、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相衔接,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服务,丰富城市绿色出行方式。:绿道有助于固土保水、净化空气、缓解热岛等,并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及迁徙廊道。:绿道连接城乡居民点、公共空间及历史文化节点,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促进人际交往、社会和谐与文化传承。:绿道有利于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城乡互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升沿线土地价值。、绿化和设施。(详见表3-1)表3-1绿道组成系统名称要素备注绿道游径系统步行道包括绿道连接线自行车道步行骑行综合道交通接驳点与交叉口、立交设施、码头、机动车及自行车停车场、公交站点、出租车停靠点等相衔接绿道绿化绿道设施服务设施(驿站为综合服务设施载体)管理服务设施包括管理中心、游客服务中心配套商业设施包括售卖点、餐饮点、自行车租赁点等游憩健身设施包括活动场地、休憩点、眺望观景点等科普教育设施包括科普宣教、解说、展示设施等安全保障设施包括治安消防点、医疗急救点、安全防护设施、无障碍设施等环境卫生设施包括厕所、垃圾箱等市政设施环境照明设施电力电信设施给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河道、沟渠、管道、箱涵、泵站、雨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及其它附属设施等其他燃气、,绿道分为区域级绿道、市(县)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三个等级,绿道规划应与各级城乡规划相衔接。:指连接两个及以上城市,串联区域重要自然、人文及休闲资源,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风景旅游网络构建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县)级绿道:指在市(县)级行政区划围,连接重要功能组团、串联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自然与人文节点的绿道。:指城镇社区围,连接城乡居民点与其周边绿色开敞空间,方便社区居民就近使用的绿道。,绿道分为城镇型绿道和郊野型绿道两类。: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围,主要依托和串联城镇功能组团、公园绿地、广场、防护绿地等,供市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