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周作人苦雨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周作人苦雨分析.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20/6/22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周作人苦雨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所知道的《苦雨》《苦雨》是周作人写给好友伏园的一封信,既然是书信格式,在其一贯平和冲淡的风格之下,自然增添了一份随性和写意。自古雨中就多愁,因而雨中多诗,古时有不少文人以雨为意象,再添一个苦字,以表达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情。当黄叶飘落,抑或夜深人静时,雨仿佛能懂人的心思,点点滴滴洒落下来,湿了冰冷的青石板,也湿了心。古人的雨中之思总让人苦闷,而周作人的《苦雨》却全不是这样。《苦雨》全文结合回忆,想象,叙述三种手法描写了各种各样的雨,使整篇文章都笼罩在淡淡的哀愁中,却又不失欢乐。回忆卧在乌篷船上,静听雨打篷的声音;想象友人在大漠之上,于骡车之中,喝着汽水,在大雨之中悠然行进;叙述身边正洋洋洒洒下着的雨。雨之所以“苦”,大抵是雨把后园的西墙淋坍,第二天就有“梁上君子”来摸索铁丝窗;或者是睡觉时老是被雨惊醒,总觉得耳边粘着面条似的东西;抑或是书房在经过雨水的洗礼之后有一股臭味,不能在书房见客,也不能在那里写字。这些在作者眼中,可谓真真正正的“苦”了。周作人用很平淡的话语为我们描述这一切,总觉得这是在自己眼前清晰地发生着的,可谓身临其境,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一切看似平淡,却不平凡。《苦雨》围绕一个“苦”字,借“苦雨”这一意象抒发自己的苦闷之情,淡淡的愁思贯穿全文。然而“苦雨”虽苦,却并不是全文都是苦的基调,反而有快乐的场景出现。因为“苦”并不是作者要表达的唯一的情感,感情总是交织纠缠在一起了,所以世上才会出现“纠结”一词。而文中实实在在的“苦”也对应的另一种情绪“喜”,因而我们姑且可以把这“苦雨”相对的雨称作“喜雨”,在喜雨中,小孩在积水中欢快地嬉戏,大人也加入了戏水的阵营,还有仿若狗叫的蛤蟆,平常听几声就觉得厌烦,在这雨中却是听上十二三声都无伤兴致。可想而知,在这些事情上,这雨,毫无疑问是“喜雨”了。周作人以他真诚、随意的态度形成了朴素自然的文风,从《苦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好像仅仅是随性而作,和好友唠唠家常,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这就是他的异于常人而又很平常的文风。作者在《苦雨》中描述的意向,有乌篷船,有骡车,有蛤蟆。可以说,周作人的写作意向涉及了大自然的方方面面,这在《苦雨》中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总是有一点棱角的。可以说,寻常人是不会把蛤蟆写进“美文”中的,然而周作人就这样,他的随性,总给我们一个不同的视角去欣赏自然,他的写作题材不会受到常人所认定的因素的影响,因而才有了《苦雨》中欢喜至极的蛤蟆叫声。能感受到动物的快乐,这样的心性也不是常人所能比拟的。《苦雨》的语言表达上也是极其讲究的,文章开始时,在作者的回忆中,卧在乌篷船里,静听打篷的雨声。这样的句子极具诗意,让人感觉眼前就是一副这样的画面。一叶扁舟在白鹅似的波浪中间滚过大树港,从“滚”字我们就可以想象当时的危险与刺激,而白鹅似的波浪富有动感,赋予了波浪鲜活的生命力。而在大漠之中悠然行进的快感,仿若真让人身临其境一般,体验着那种快感。还有“梁上君子”、“窃听”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