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译文.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译文.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译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译文《〈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译文要解除疾病的缠绕和造成的痛苦, 使人保全真精、通导元气, 救助百姓达到长寿的境地, 帮助瘦弱多病的人来获得平安, 没有伏羲、神农和黄帝这三位大圣人的学说, 就不能达到这些目的。孔安国给《尚书》作的序文中说:“伏裁、神农、黄帝的书, 叫做‘三坟’, 讲的都是大道理。”班固的《汉书· 艺文志》中记载说: “《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就是该经的九卷,加上《灵枢》九卷,便是该十八卷的卷数了。虽然一再岁月变迁、朝代更替, 但是对它的传授和学****却依然俱存。只因前代的医家担心弟子不是适当的人选, 故而将书中的内容时常有所隐匿,秘而不传,所以《素问》中第七这一卷,就被前代的师傅藏了起来。如今人们遵行的《素问》,只有八卷罢了。尽管这样,可是它的文字却是那样的简要,它的内涵是那样的广博, 它的道理是那样的奥妙, 它的旨义是那样的深远。天地间的众多事物被区分清楚了,阴阳节气被序列起来了,变化的根由被揭示出来了, 生死的征兆被阐发明白了。并没有与天地人身商讨, 可是所讲的远到天地、近到人身的道理却自然同一; 也没有与万物约议, 可是所论无形的与有形的事理却完全一致。考核其中的言论都有征验, 把它们放到实践中检验也没有差错。确实可以说是最高明的医道的渊源, 是养生之学的根本啊! 假如一个人天资敏捷, 自然能通晓事物的玄妙道理。不过, 完备周密的见识虽然属于生来就懂得事理的人, 但对经文的规范理解也还要凭借注释, 因为从未有行走却不遵从路径、出入房间却不经由门户的道理。这样说来, 一个人能专心致志地精心研究, 探索其中隐微奥妙的道理, 如果认识并领会了其中的精华要旨, 那么医术就会达到象目无全牛那样极其精练、运用自如的境地。所以常常就能取得明显的成就, 犹如鬼神在暗中帮助一样, 因而闻名于世的杰出人物, 便经常不断地出现在世上。比如周代有秦越人先生、汉代有淳于意先生、魏代有张仲景先生、华佗先生, 他们都是掌握了医学这种奇妙技术的人, 都能日益使医学的作用得到创新发展, 广泛地救助众多的百姓, 就象花儿和叶子一般相继展现各自的光彩, 名声和实际相互完全符合。这乃是教育研****的显著成效,也是上天的成全啊! 我年轻的时候就仰慕医学, 很早以来一直爱好养生之道。幸运地遇到了《素问》这部真正的经典,便恭敬地把它作为研****的根本准则。可是世上流传的本子错误很多,比如篇目内容重复,前后没有条理,文字义理中断不通, 等等。不要说运用起来并不容易, 就是披阅领会也很困难。年代久远以后, 相互沿袭下来就形成了严重的问题。有的是一篇内容重复出现, 却分别设立了两个名称; 有的是两篇内容合并不分,却归在一起、设立了一个名称;有的是君臣问答还没有结束,下文就被另立了一个篇名; 有的是文句脱落不曾补上, 却被说成自古以来就是空缺。在重复出现的《经合》篇前标上了《针服》的名称,却把《方宜》篇合并到了《咳篇》之中; 分割出论述“虚实”之理的一部分而作为《逆从》篇, 又把《经络》篇合并到了《论要》篇; 再节取了《皮部》篇的一部分而作为《经络》篇, 还有把《至教》篇放到了后边, 却把《针》篇放到了前边。众多如此一类的问题, 不能全部列举出来。打算登上泰山,没有路怎能上去?! 想要到扶桑国去,没有船也不能到达。于是专心殷勤地广泛访求名家, 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