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中国60周年卫生事业成就思考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卫生事业在国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关注下,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卫生医疗机构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一、回顾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成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期。全国从仅有一个四人的诊疗所,逐步发展到几家国直医疗单位和部分乡镇卫生院。卫生事业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只靠赤脚医生“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为群众缓解病痛。人民群众的健康缺乏有效的保障。在此期间,国国国是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地甲病三大地方病的重病区。同时麻疹、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全国医务工作者在国委、政府的领导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防治工作的巨大胜利。二是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卫生局的功能得到加强,各个乡镇都成立了卫生院,各村都设立了卫生所。三级卫生网络得到了巩固和完善。计划免疫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986年全国儿童免疫建卡率为%,至1990年建卡率达知四苗覆盖率达%。全国儿童的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三是进入21世纪至今。在“十五”期间,随着我的不断提高,全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全国有国人民医院、中蒙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和卫生监督所等5个国直卫生事业单位,有17个乡镇卫生院,197个村卫生室、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0家个体诊所。有卫生技术人员790人,病床总数为203张,全方米。拥有CT、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影像增强X线机等大中型先进医疗设备52台套。可以开展脑部、胸部、腹部等较复杂的手术。建起了国国国中心血库,取缔了流动血源,推动了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控制了艾滋病、肝炎等血源传染病的发生。四是近年来,在卫生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全国卫生人克服医疗卫生过度市场化所带来的种种困难,进一步整合了卫生资源,卫生系统的服务功能得到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是完成了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建成了疾病控制中心办公楼、妇幼保健所办公楼建设;启动并实施了结核病控制项目和妇幼“降消”项目。“十五”期末,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和%。;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0;四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乙肝疫苗纳入了常规免疫范围。二是深入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监督工作。深入开展了以城乡卫生环境集中整治和以灭鼠工作为重点的“除害灭病”大会战,使我国城乡卫生状况均有了很大的改观。加大了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和食品卫生的监督监测的工作力度。有效净化了我国的医疗和食品市场。三是取得了抗击“非典”和防控禽流感的重大胜利。在卫生经费和医疗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卫生人按照国委、国政府的指挥,不惜一切代价,全面投入到防治工作中去,再一次体现了“白衣天使”的“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道主义精神。四是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我国合作医疗工作抓住了解决农民看病难和改善农民就医条件两条主线,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广大农民得实惠。XX年参合农民为万人,参合率达到知合作医疗基金总额达到万元。通过报销制度九个半月的实施,共为32682人核销医药费用万元。受益面达%。XX年我国参合农民达1622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