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每个企业,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 建章立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而且规章制度不是一成不变,还要不时地修改完善补充各项规章制度。 但同样是企业新制度, 推出后产生的效果却可能相差悬殊,这是什么原因呢?如何让一副严肃面孔的规章制度拥有温情并产生好的效益呢?修改制度也会殃及企业安危?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的内外环境在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如市场的环境在变、客户的需求在变、竞争对手在变、企业内部每天都在变、员工自身也在变,一切都在变。一个持续变化的企业组织, 必然要求其组织规则跟着变, 因此,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不断改变。可是企业在修改完善企业制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员工的抵触和反对, 甚至是高层的反对,这几乎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如果此时强制推行新制度,有时因反对力量过强, 可能造成企业内部的纷争, 影响团结和员工的情绪, 进而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严重时会导致企业遭受颠覆性的致命打击。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有些企业就是在这修改制度的小河沟里翻船的。该怎样预热新制度?毋庸讳言,懒惰是人的天性和愿意因循旧历的自然属性,在自觉不自觉地妨碍着我们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找到了原因,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有了。以下是我在运作企业时的经验总结。非正式抛出,进行制度修改前的预热。人们既然习惯了在原来规章制度约束下的工作环境,那么当原有的规章制度制约着企业发展需要改变时, 新制度的推出最好不要搞突然袭击,要循序渐进,看准机会引出话题, 并轻描淡写地议论上两句。 这时有心的人就会琢磨这句话的意思,并继续寻找领导要修改规章制度的根本原因。 有时这些员工为了显示自己的先知先觉,还会私下在要好的同事之间议论探讨领导讲话的意思, 甚至就此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争论。其实,这些有心的聪明员工在任何企业内部都会有那么几个。 他们这样做的过程等于是替领导做思想动员工作,他们不仅努力说服了自己,而且也说服了他周围的人以适应即将出台的新制度。所以,有经验的领导,当他想要修改和补充制度时,往往会在这些有心的聪慧的下属面前,非正式地抛出话题来, 引导大家议论几句后,又转移到其它话题了。 如此反复两三次,预热的过程就基本完成了。该怎样推出新制度?发扬民主,让大家研讨并展开争论。当话题抛出、预热过程完成后,就要及时在某一范围的成员会议上作为众多议题中的一个议题, 让与会人员广泛参与讨论。 领导可以作为会议主持把问题正式地讲出来, 或提前安排一人做陈述, 最后自己有引导性地且不流露出强制的痕迹,把所要修改完善的制度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说出来, 辩证地看待、分析所要修改的问题,然后让与会人员充分展开民主讨论。民主议论过程有三个作用:首先在没有正式决定推出之前,让大家议论,可以发现由于领导个体的角度、见识、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对此问题考虑不周全的地方,以便在制定制度时把好的意见吸收进去,这叫集思广益。其次,根据与会人员的议论,可以作些有针对性的探讨和分析,有时与会人员之间就会开展这些讨论和分析。 在此过程中,作为领导可及时发现新问题, 如持赞同意见人的背后动因,持反对意见者的背后动因,这样在制度推出后的执行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重点强化操作,这样可减少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盲区和盲点。第三,让大家参与制度的讨论过程也是一个宣传贯彻的过程。员工在议论、探讨、争执过程中,相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