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从权利的视角看农村民生李海霞[摘要]农村民生的本质是农民的权利保障问题,从权利的视角看问题有助于增强推进农村民生建设的自觉性和有效性。而维护了农民的权利,其民生也就得到了改善。因此,本文认为,农民的基本权利屡遭侵害的原因主要是农村民生立法仍不完善以及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民生法治建设。各级政府在保障农民权利、改善农村民生方面则负有最主要的责任。[关键词]农村民生农民权利法治建设[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70(2010)—09—0100(05) [作者]李海霞馆员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 610059 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农村民生问题,连续多年以中发一号文件的形式提出了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其中还包含了很多改善农村民生的精神。如2010 年中发一号文件,就强调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的目标,并就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以及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关部署安排详细具体,如在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方面,详细地对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农民工技能培训、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加大农民外出务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关心农民工子女入学和农村留守儿童等问题做了安排;在解决农牧民住房方面,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垦区棚户区改造,继续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等。〔1〕各地政府结合当地实际,也不断推出系统的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民生建设投入力度。如四川省2009年全省财政投入八项民生工程800亿元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 ?组织万余名藏区学生到内地接受免费中职教育,全面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彝区“三房”改造等。〔2〕由于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强农村民生建设,农村民生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尽管如此, 由于我衡以及一些历史原因等,在农村民生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整体上生活水平还很低,土地征收、拆迁中侵害农民利益,拖欠农民工工资,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面临生产生活困难等问题,在许多地方还很突出。根据对农村民生问题的考察,笔者发现,其本质还是农民的权利问题,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关键仍是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基于此,笔者以此为视角,探讨了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途径。一、从权利的视角看问题有助于增强推进农村民生建设的自觉性和有效性正如2010年中发一号文件所指出的那样,农村民生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即“民生就是指公民的生计、生存、生活。”〔3〕党的17大报告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4〕指明了当前我国改善民生的主要目标。既是发展为了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体现,也是表明党中央推进民生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定决心。“民生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但实质上首先是一个典型的权利问题。”〔5〕如与上述“五有”相关的人民群众的教育、就业、劳动报酬、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等,哪一项不是我国法律所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民生关系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