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转基因水稻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即将到期放闸呼声再起本报记者张旭北京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启发近日披露,今年 7 月,国内 61 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国家领导人,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不能再等, 再迟缓就是误国”, 这再次引发对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是否安全的大争论。对于上书背景,环保部首席科学家薛达元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这是因为目前已有的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就要到期了, 如果过期则需要按照新品种重新申请,从头开始。国内已经批准的三个转基因主粮安全证书, 包括张启发院士的华恢1 号与 Bt 汕优 63, 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范云六院士团队所研发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 BVLA430101 。绿色和平组织项目负责人张菁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转基因产品安全证书有效期为 5 年时间, 上述 3 个转基因品种的安全证书颁发于 2009 年5 月份,明年就要过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转基因作物还需取得品种审定证书、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 才能进入商业化种植。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品种审定证书需要 3 年的时间, 截至目前上述 3 个转基因品种都未获得。张启发等支持推广转基因的科学家希望通过联名上书来影响关键决策人, 以推进商业化种植。中者, 不可能批准, 也不可能放开推广, 国家层面比较谨慎。主粮转基因争论再起 10月 19日,“全国首届黄金大米品尝会”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举行, 一种转 Bt 基因大米被做成月饼、米糕、米粑和豆皮, 10 公斤转基因“黄金大米”被熬成米粥, 300 多名转基因铁杆支持者分享了这场“转基因大米晚宴”。作为活动推动者,张启发对转基因水稻在中国的种植表示悲观, 其主持研发的华恢 1 号与 Bt 汕优 63 ,尽管在 2009 年5 月取得了国家所颁发的安全证书,“但现在 4 年过去了, 两张证书将在明年失效, 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不是更近,而是更遥远了”。薛达元表示, 重新拿到安全证书至少需要 2 年的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736 号令”,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续申请程序规定,申请单位在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有效期满前一年,直接向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室提出续申请。张启发透露: “ 61 名院士在建议书中写道, ‘推动转基因水稻种植产业化不能再等,再迟缓就是误国,转基因产业化发展不起来, 则商业发展不起来, 对科研影响非常大’, 同时院士们指出农业部的不作为。”事实上,5 年间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政策放行, 对于已经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的科学家来说,也是很难以接受的。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最重要的一关是需要经过国家或者省级品种审定。《种子法》第十五条规定,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品种在推广应用前应当通过国家级或者省级审定。张菁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种子品种审定期间需要进行试验田试验, 然后再进行大田试验。且需要满足这些条件: 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 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 遗传性状稳定;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名称。此外, 要获得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 还需要种子企业通过当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佟屏亚表示, 没有国家的批准, 即使再多的科学家联名呼吁也不行。农业部农业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