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摘要摘要正像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个别地考察,货币资本都表现为发动整个生产过程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可谓与日俱增。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了为企业融资的各种金融市场,我国也不例外。截至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包括股票、债券、外汇、期货等在内的金融市场,构建了以银行信贷为基础,股票市场为依托,各种金融产品丰富的金融市场。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其融资的渠道无非两种,一种是内源性融资, 另一种是外源性融资。其中,外源性融资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壮大。外源性融资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两类,其中债务融资又分为银行贷款和公司债券两种。与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体系相比,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企业债券与股票、银行贷款相比,出现严重的结构性比例失调,公司债券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条“短腿”。这种市场结构均衡是一种扭曲的、低效率的均衡,其长期存在有可能导致货币银行危机,因此,如何使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试图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并希望研究的结果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有所裨益。本论文在结构上共分六章,拟对发展我国公司债券的相关问题予以思考, 并提出对策建议。其研究的线索是:在阐述相关理论和必要性与风险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对融资结构的理论研究,并通过与发达国家及地区公司债券市场的横向对比,对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深入细致分析,结合我国社会融资结构的特点,找出我国公司债市场存在的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发展我国公司债市场的相关建议。在第一章中,描述了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界定。简要介绍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结构,并指出我衡问题,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并提出,正因国内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发育不良,国内直接融资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研究渠道不畅,导致近年来我国企业赴境外上市数量大幅增加,上市筹资额也大幅提高,造成优质的上市资源和利润大量流失海外,国内投资者无法享受到这些企业的盈利果实。可喜的是,2007年8月中旬,《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由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出台,这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的公司债券发行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启动。这无论对于发展我国债券市场、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丰富证券投资品种、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紧接着对国外、国内关于公司债券的研究理论成果作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首先对债券、债券市场、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等论文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做出了定义,并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随后,又对相关融资结构理论进行了回顾,包括古典融资理论和现代融资理论,也包括新近出现的公司债券最新优势理论、银行贷款与公司债券比较理论。第三章拟通过对美国、欧洲及亚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分析,理顺其发展的脉络,剖析其债券市场的运行机理,为进一步分析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问题研究和发展方向寻找参照物。在本章中,笔者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公司债券市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搜集了大量的数据,剖析了上述各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 监管体系,发行主体和投资主体,以及风险评级体系和信用体系的发展状况做了详实的分析。以国家整体的金融市场为基础,分析各自的金融市场构成情况,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为主线,以监管部门对各种融资渠道的监管态度为着眼点,以何种金融市场框架最能满足高速经济发展时期企业融资需求为落脚点,为随后几章分析我国债券市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直接的实践依据。第四章,公司债券市场的现状分析。本章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通过对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沿革,以及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作了详尽的介绍,对进一步分析我国当前公司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历史依据。也对问题的形成和出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有效的参考。首先把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分为:自发阶段、起步阶段、整顿停止、恢复发展、发展突破等五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点作了相应的描述。接下来专门开辟了一节,着重比较了美国公司债券市场和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之间的巨大差别。主要体现在市场规模、债券品种、市场监管、评级系统、信用系统、交易体 2 摘要系等几个方面。为第五章着重分析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深层次问题做出铺垫。在第五章我国公司债券市场问题分析中,笔者从融资结构不协调、债券融资比例过低、公司债券发行主体受限、评级机制尚未形成、信息披露不充分,市场透明度不高、承销商创新动力不足以及企业债券二级市场发展缓慢六个部分,比较全方位地概括了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对每个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便于在接下来的第六章中给出发展我国公司债券的建议。最后一章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本文在其他章节研究的基础之上, 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给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