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信息技术课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息技术课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doc

上传人:小雄 2020/6/26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息技术课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息技术课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摘要:中学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课的内容要紧跟时代,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信息现代化能力。在信息现代化条件下,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已迫在眉睫,而启蒙信息技术教育的艰巨任务必然落在了中小学基础教学之中。本文主要探讨了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培养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7-0049-02一、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跟信息时代步伐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口常生活的深刻影响。近年来,信息技术知识的更新及发展随着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而呈日新月异的态势。根据情报学家的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知识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进入90年代,每隔4年,就有75%的知识被更新。换句话说,一名大学生,进入大学第一年所学的知识,有75%到他毕业时已经过时。因此,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学中,特别是基础知识的学****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应用教学,不能仅按照教材编写的内容按部就班地教学,而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与新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最新的知识点(硬件及软件知识)拓展给学生。例如:在教授学生关于操作系统的知识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了解Windowsxp,对此可增加Dos、Windows2000>Windowsvista、Windows7等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不断升级的操作系统有新的了解,知道最新的操作系统在哪些地方有所变化。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前沿的软硬件知识以及新的操作方法,以适应新技术发展对“准人才”的要求。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能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自开设《计算机课程》开始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弄清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区别:从教育目标上看,计算机课程重在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而信息技术课则是培养信息素养;从教学内容来看,计算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结构、核心及基及操作,而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科学技术知识、信息技术、信息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及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有机结合等。显而易见,计算机课程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对象,而信息技术课则把计算机作为课程学****工具,强调的是使学生具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进行学****的能力,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据此,《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过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中。也就是说,不能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忽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应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0要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其方法有以下儿种。“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的显著特点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和基于几项任务完成的,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和学****举例来说,教学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时,按照教材顺序,须先讲计算机硬件组成、数码转换、操作系统。由于计算机硬件部分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且晦涩难懂,几个星期的理论课学****后,还不知道计算机到底能干什么?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变成了一种恐惧感,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随着一个个任务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