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我国网民政治参与【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政治参与正在成为当今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木文通过对中国网民政治参与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规范当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应对策,即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管理、开展网络道德宣传。【关键同】中国、网民、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近现代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公民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对与其利益相关的政治活动施加影响的行为。其目的是使政治参与人自身或社会公众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或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由于网络己经高度介入人们的口常生活,因此,通过网络参与程序性政治或突发性的社会政治事件,已经成为*下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如何规范和引导网民进行政治参与,显得日益重要。一、 网络已成为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新方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我国从1994年4月起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至今只有十五年,发展却十分迅猛,,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公民传递信息、表达意见、评论时政、释放情绪的一个主要渠道,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行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胡锦涛同志2008年6月在人民网与网友的在线交流,使网络政治参与得到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2011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前夕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再一次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各地的政府官员也纷纷通过网络与网民进行交流。与传统的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具有明显的快捷、高效等优势,成为推动我们党和国家政治建设与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力量。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新方式,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二、 当前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一)网民政治参与存在欺骗性互联网本身就具有虚拟性与隐蔽性的特点,使“网络政治参与”具有非正式性、渗透性特征,这极有可能导致公民网络参与的欺骗化与非法化。互联网完全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网络成员身份被数字化、电子化、虚拟化了。匿名性和隐蔽性被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网民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大大减少了其政治参与的不安全感,进而容易摆脱现实社会的规范,放纵自己的行为。如果公众为虚假信息所左右,政治判断和评价就会发生偏差。实际上,这种带有欺骗性的政治参与不仅会使执政党和政府无法从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中及时•提炼出真正属于大多数人的真实意愿和想法,而且会造成党的政策受信息蒙蔽,影响的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使政府政策的实施和贯彻也难以顺利进行。同时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一个群体、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政治信息垄断、言论自由受阻,就很容易产生和传播谣言。但如果社会开放,信息畅通,很多“政治谣言”便会不攻自破。(二) 网民政治参与不均衡拥有信息时代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网络话语权的巨大差距,其实质就是一种因信息落差引起的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与占有通常使年龄偏大、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在互联网的使用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在我国网络参与的主体80%以上都是年龄35岁以下的中青年,而且主要聚集在发达城市。农村与城镇在互联网使用上的存在较大差距,%的网民都居住在城镇,%,%o理论上平等的网络政治参与权利和机会在实际上呈现出严重的不平等状态。此外,网络还创造了一•个僵硬的阶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