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加气站安全评价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13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气站安全评价标准.doc

上传人:dyx110 2020/6/26 文件大小:1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气站安全评价标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CNG加气站安全评价标准项目要素质量标准分值评分方法得分备注1安全生产责任制站长(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51、无责任制扣5分。2、内容缺1项扣1分。*2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3其它岗位(包括加气工、电工等)安全生产责任制4财务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5供销储运安全生产责任制1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81、无制度不得分。2、不符合企业实际扣5分。3、管理部门不明确扣2分。2安全作业管理制度3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4安全施工与检修制度5消防安全制度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7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8安全设施管理制度9安全投入保障制度10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1事故管理制度1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安全管理制度14安全奖惩制度15道路交通管理制度16安全例会制度17设备(包括特种设备,如储气井、储气瓶组、加气机等)安全管理制度18电气安全管理制度19安全值班制度20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21禁火禁烟管理制度22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安全操作规程1、工艺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由加气站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编制。2、各种规程均由主要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3、及时修订。51、未批准扣1分。2、。3、无规程扣5分4、缺一项扣1分5、。2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天然气的危险特性。2、天然气的防护要求。3、加气、卸气、压缩、储气等操作过程的安全要求。4、劳保和作业环境的要求。5、异常状态的处置办法。6、各作业岗位分别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气、卸气、电工等)1安全管理组织及从业人员要求主要负责人1、取得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书。2、法定代表人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51、主要负责人无证不合格。2、职责履行不好扣2分。**2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取得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1、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人无证扣2分。2、兼职1人无证扣1分。*31、电工取得安监部门特种作业资格证书。2、加气作业人员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书。1、。2、取证率低于70%为不合格。*4其他作业人员取得企业颁发的安全作业票证书。取证率低于70%为不合格。5从业人员应熟悉本岗位的工艺技术,工艺设备性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熟知岗位危险危害因素,具备应急和自救能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抽查2-3人,有一人不符合扣1分。1压缩天然气的安全管理1、加气站内压缩天然气的储气设施宜选用储气瓶或储气井。2、储气瓶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的产品。3、加气站宜选用同一种规格型号的大容积储气瓶。当选用小容积储气瓶时,每组储气瓶的总容积不宜大干4m3,且瓶数不宜大于60个。4、压缩天然气加气站也可采用撬装式储气加气设备。5、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储气瓶组(储气井)与压缩机、调压器间、变配电间相邻布置,其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防火隔墙隔开。隔墙顶部应比储气瓶组(储气井)顶部高1m及5发现有不符合的每项扣1分。以上,隔墙长度应为储气瓶组(储气井)总长,并在两端各加2m及以上,。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储气设施的总容积应根据加气汽车数量、每辆汽车加气时间等因素综合确定,在城市建成区内储气设施的总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供气的加气站固定储气瓶(井)不应超过18m3;2加气子站的站内固定储气瓶(井)不应超过8m3,车载储气瓶的总容积不应超过18m3。2储气设施的工作压力不大于25MPa,其设计温度应满足环境温度要求。。3充装场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充装工具要安全可靠,充装工应经专门训练。11、。2、。4购买:压缩天然气必须从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购买。2发现一次不符合规定扣1分。51检查充装槽罐车的相关手续以及资质文件;2充装设施的安全可靠性;3充装人员是否持证上岗。。31、缺一项资质扣1分。2、。**1加气站道路交通加气站车辆入口和出口应分开设置。1未按规定进行设置出入口扣1分,为否决项。**2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2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且宜坡向站外;在汽车槽车(含子站车)卸车停车位处,宜按平坡设计。3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3加气站站内的道路应设置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交通标志(限速、禁行等)。压缩天然气的贮存区,应根据安全需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