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docx

格式:docx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docx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摘要 2013 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发生多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雾霾严重威胁了人们身体健康,雾霾天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雾霾形成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关键词雾霾; 形成原因; 危害; 应对措施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我国京津冀、华东等地区雾霾天气频发,特别是在 2013 年1 月,多地遭遇大范围持续雾霾, 北京市有 26 天为雾霾天气,为 1954 年以来同期最多,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都带来了日益显著的影响。雾霾是空气污染和气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下降,大气中的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 PM 2. 5 )是导致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城市大气 PM ,威胁人群健康,是具有区域性特征、危害严重的大气污染物。 1 雾霾形成的原因雾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化物、 NOx 等使大气混浊、并在雾气存在下组成的气溶胶,从而导致能见度下降,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1] 。李金岚[2] 指出雾霾是污染物和特殊天气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主要污染物包括 PM 、 PM 10 、硫氧化物、 NOx 等,尤其是 PM 。在 2013 年首次雾霾天气中,北京空气中硫氧化物、 NOx 等污染物质浓度增加了 10~20 倍。城市有毒颗 2 粒物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比如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焚烧垃圾道路粉尘工业污染森林火灾花粉细菌等。 2011 年,全国 SO2 排放总量为 2218 万吨,工业源排放占 91% ; NOx 排放总量为 2404 万吨,工业源排放占 % ,机动车排放占 % 。二是气候条件的影响。雾霾的产生,特别是二次气溶胶的形成有赖于特定的气象条件,如温度湿度辐射强度等; 雾霾发展与消除也受风力降水降雪等因素影响[3] .水雾不仅为气态污染物 NOx 、 SO 2 迅速转化为硫酸盐、***盐粒子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而且为细颗粒物的吸湿、凝聚长大与累积提供了适宜条件。同时, 极端静稳天气形成了低空大气的“逆温层”,使空气在水平、垂直方向的交换流通能力变弱,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从而导致空气污染的累积效应,形成了霾。高湿静稳的天气条件又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致使二次粒子迅速转化与积累,从而加重了雾霾的程度,造成本次雾霾天气出现了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4]。 2 雾霾的危害形成雾霾天气的有毒、有害颗粒物散播在空气中,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雾霾天气中的 PM 比重较大,其颗粒物较小,比表面积相对较大,可吸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随 PM 能轻易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雾霾中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 20 多种,包括了酸、碱、盐、***、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 3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大气中可吸入性悬浮物颗粒可随呼吸而进入支气管、细支气管,最后沉降于肺泡,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 促发哮喘,加重老慢支和肺气肿等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另外,长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