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赵鸣.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赵鸣.doc

上传人:xxj165868 2016/3/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赵鸣.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城市中老建筑的保护问题——以南京和青岛为例摘要: 本文具体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以来古建筑的保护现状,并分别以南京和青岛的老建筑作为案例, 对比分析如何在城市建设大潮中处理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老建筑的问题。关键词: 老建筑;城市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古建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这份祖业历经千百年来天灾人祸岁月磨难, 满身疮痍坚挺到如今, 甚为不易。感慨之余尚有几分庆幸, 庆幸之际又不免生发无限担忧。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肃的问题, 一个向祖先交账向后人承诺的问题, 就是古建筑能否在我们当代人手中安然无恙地传下去。这是任何一个当代公民尤其是掌权当政者都无法回避要正视面对的严峻问题。保护和传承古建筑是历史托付于当代人的大事。干不好此事, 面对祖先我们将自愧汗颜痛心疾首, 面对子孙我们将尴尬羞耻无地自容。生活中有一条普遍认同的观念, 拥有时不觉得珍贵, 失去后才倍感惋惜。我们已经对不少古建筑的猝然消失感到后悔莫及捶胸顿足。古建筑生命的脆弱如同其他文物一样, 一旦损毁则永远无存。为了不使悲剧重演, 将古建筑的损毁降到最低程度, 我们必须大声疾呼对古建筑进行强有力的保护。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正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进行城市建设,无论是大城市小城市都掀起了一股建设新建筑的浪潮。中国处于一个改久换新的时代,现代化成了衡量国家繁荣富强的标准,城市化成了我国建设的趋势。但是我国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许多古老的建筑散布其中,对它们的保护成了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遗憾的是在近三十年中, 大规模的无规划的城市更新改造使许多历史文化遗存被无情的摧毁,“建设性破坏”成为破坏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最主要的因素。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讲过,“建筑是本历史书, 在城市中漫步, 应该能够阅读它, 阅读它的历史、它的意韵。把历史文化遗留下来, 古代建筑遗留下来, 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如果旧建筑、老建筑都拆光了,那我们就读不懂了,这座城市也就索然无味了。”每个城市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还必须有它自己的文化底蕴,北京的胡同让老北京的生活充满人情味儿;南京的城墙日夜熏陶着南京百姓;青岛的“万国建筑”使那里的人具有浪漫悠闲的性情……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引以为豪的物质文化,赋予我们多种多样的品质,除了感激之外,我们更要保留这些神圣的礼物,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在现代化的建设中。许多城市正在进行旧城改造,显现出了许多旧城保护与新城建设的问题。目前,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不合理地要求“就地平衡”, 盲目在旧城区内兴建高层建筑,使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遭到破坏——襄樊宋明城墙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历史建筑一拆而光,福建的三坊七巷名存实亡, 高速路穿过中山陵绿地区,高架桥迫使三元里抗英炮台搬家……每一次都会出现自发的“保卫战”, 但几乎每次都以保卫者的失败而告终, 这真的是人民的悲哀, 遗憾。 2000 年 3月 10日, 中国第一个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议案上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这份议案上,有 31 位人大代表签名,其中 25 位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他们写道:“这些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古建筑一旦遭到摧毁, 就永远不能再生,即使按照原样重建,也丧失其历史价值和信息。由于房地产开发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地方政府某些领导人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