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成人礼.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成人礼.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5/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成人礼.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族的成年礼在很大程度上止于追求道貌岸然的效果,让人一望便知某人已经是个“君子”。随着时代的更迭和社会风气的浇薄,***礼日益变得无足轻重,名不副实。到了清代,满族统治者也许是对这种虚文假醋实在看不过去,干脆一纸令下,终结了汉族绵延了几千年的***礼,以致后来人只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成年。现在,中国的***仪式主要集中在一些少数民族。
冠礼和笄礼
古代的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
冠礼即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对于冠礼非行不可,《礼记》的解释是:“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已冠而字之,***之道也。”照这么说,不懂礼义的就不是人了,不行冠礼,则一生难以“***”。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成丁礼演变而来,一直延续至明代。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由于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于是分为3道重要程序,分3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义的帽子一一戴上。“三加”之后,还要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宾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个“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日后择偶成婚的资格。
与男子的冠礼相对,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也叫加笄,在15岁时举行,就是由女孩的家长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加上一根簪子;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了。
漆齿和文身
漆齿是傣族、布朗族等***礼的组成部分。漆齿,实为染齿,不染者不能公开参加社交活动。染齿前,需先吃些酸性水果,或用酸汁涂抹一遍牙齿,再点一束松明,让松脂滴在瓦块或木片上,再将黑烟熏齿,连染数日,直至将雪白的牙齿染成墨黑之色。与此不同,布农族的孩子长到十五、六岁时,要拔掉两颗门牙。
文身和绣脚是傣族、布朗族男子的***礼,指在身上、腿上刺纹。民间有谚语说:“蛙腿尚有花纹,男人之腿怎可没有花纹。”男性以文身为荣,身上不刺纹者,人格低下,不如水中青蛙,会被姑娘们视为懦夫,很难得到女***慕,只能孤独终生。文身一般在十四五岁时举行。刺纹时,受刺者需服用一些带有麻醉性质的药物,文身师用墨在肌肤上绘出图案轮廓,以针蘸上颜料扎入皮肤,让颜料残留于皮肤内,形成永不消退的纹痕。
换裙和换裤
摩梭族、纳西族、普米族、彝族等都通过更换服饰象征成年,女的换裙,男的换裤,换过之后,方可谈情说爱。
摩梭族孩子长到13岁,便要举行成年礼。民间传说,古时天神向地球上所有生物赐寿,人只能活13年,而狗却能活60年。后来,人与狗换寿,13岁成了人的成年标志。成年礼仪式一律在农历大年初一凌晨举行。行礼时,男孩站在正房左边“男柱”下,女孩站在右边“女柱”下,一只脚踩着猪膘肉,一只脚踩着粮袋,象征终生吃用不尽。女孩由阿妈为其穿上漂亮的金边衣、百榴裙,扎上红腰带,盘缠发辫,佩上彩色项链、耳环、手镯等饰物。男孩由舅舅为其穿戴簇新男装,扎上腰带,佩上腰刀。纳西族、普米族的***礼与此相似。
四川凉山彝族少女的换裙礼称为“沙拉洛”,意即换童裙。彝族妇女把换童裙和出嫁视作女性一生非同小可的两件大事,换童裙一般由母亲或长辈妇女主持,并只请女亲戚、女友和老年妇女参加。换童裙仪式有3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