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幼儿教师反思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幼儿教师反思笔记.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6/28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幼儿教师反思笔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幼儿教师反思笔记老师,你看到了吗?一一大班角色游戏这是,大班的角色游戏真实的情景再现:点心店的墙上,高高的粘着一-张A4大小的菜单,上面有黑白打印的点心的食物照与标价,孩子们需极力仰头才能看到,上面的点心有的孩子叫不上名(馄饨、寿司),而且更让我惊讶的事,是上一学期过去了,它就这样静静的在墙上待着,有的孩子居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再看幼儿游戏,没有锅子、没有铲子,孩子们直接把食物放在灶上,其中有水果、有点心、还有钱。超市的里,零乱的放着一些外包装,有的有盖,有的没盖;有的已经损坏了,易拉罐张着的口子,且不说安全与否,口上面积了灰,还有霉点,更看不到标价。果蔬店,我不清楚那里究竟称之为什么?因为即有蔬菜又有水果,所以暂且起名——果蔬店。那里有三个塑料框,里面的物品种类繁多,数量不一,混在一起,孩子们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想要买东西的,不用询问、不用交流,只要一扔钱,在里面挑一些你想要的就可以了。银行里的钱币,散乱的混放在一起,孩子们每领一次钱,都要在里面翻找片刻。而且那里是最最热闹的,晚来的孩子都会大喊:“银行没有钱啦,银行没有钱啦!”医院里的玩具就像小贩练摊,摆在桌上。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这个班级,静静的在一旁观察这个“第一次”,小军走过来对我说,老师,你看到了吗?(他指着那几个易拉罐),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语去描述当时的心情。“老师,这些你都看到了吗?”这句话一直在耳边响起,是呀,老师,这些你都看到了吗?组织好幼儿的角色游戏的确是一门很难的功课,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材料,是游戏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幼儿教师应该都不陌生。然而,这样一个人人在做,人人常做之事,又做得如何呢?上面的情况,基本无法确保此年龄段幼儿的正常游戏发展,更谈不上让幼儿欢迎,认可的程度。虽然,我们的老师也一直在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学****中,或许说起来都能道出个一二。可以上这个情景难道说明了我们真得就对角色游戏放弃了,对我们的孩子不再信任了?我想,没有哪个老师的答案会是“是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当真的与孩子一起玩,一切终会改变。有时与其对孩子厌其烦的说“物品要分类摆放整齐”“点心店应该是怎么样的?”等等,还不如直接与孩子一同动手,一起玩。用纸板十字并插放于蓝中,很快就能隔出几个区域,孩子们立刻就知道了,自觉地将钱币、果蔬分类整理。一句“咦,锅子放哪儿了呢?七孩子立马就找来了两个塑料大碗,当锅子。一个抬手就能把高高在上的菜单回到幼儿自己的手中,他们很快就拿着它,请你点餐。一个数马相机,就像一面镜子,照下了孩子们不曾或者无意关注到的情景,他们会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游戏的分享中,“咦,钱怎么随便乱放呢,多了可以存到银行里,这样银行里就不会没钱了。”“点心店的座位不够多,客人多人没地方坐,明天要多搬儿张小椅子”,“桌上太乱了,要整理一下了。”“西瓜怎么可以放在锅里煮呢”“医院里的三个人都分不清谁是医生了,医生要穿上白大桂,带上帽子。”提供材料,支持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这是老师的份内之事。教师要在适当时■候,为孩子的游戏提供支持性的材料,并鼓励孩子学自己想学的,做自己想做,其实,教师工作的快乐就来源于孩子的快乐而引发的那份快乐。所以,老师,请你看到这些吧,并且当真的和孩子一起玩。让孩子有机会自己尝试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绚丽多彩的阳光照耀在美丽的校园里,我与孩子们在操场上快乐地游戏着。孩子们拿好小推车,神气地站在起跑线上,随着我的一•声“开始”,孩子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我为他们的成功欢呼着。正当孩子们满怀信心地准备第二轮比赛时,一旁调研的周老师提议:“你们谁想和姜老师比赛?”“我想”、“我来比"、“姜老师我跟你比"……孩子们一下子像开锅的蚂蚁一样热闹起来,个个都想一显身手。我内心一片疑惑:周老师想干什么呀?小拖车这么矮,估计我不是孩子的对手啊!于是我怀着“狐疑”的心情加入到孩子们比赛的队伍中,排列到起跑线上。周老师:“现在没有裁判了,你们谁想做裁判?”幼儿1:“我!”幼儿2:“我来做裁判。”……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尝试。周老师:“这么多人都想做裁判,可裁判只有一个,怎么办?”周老师将问题抛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来解决。幼儿1:“可以轮流做裁判。”幼儿2:“可以请一个最棒的小朋友做。此刻,我恍然大悟,终于领会了周老师的“用心良苦气是啊,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想到让孩子自己做回裁判呢?为什么我总是居高临下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指挥和控制孩子们的游戏甚至学****呢?为什么我剥夺了孩子们本该有的尝试与机会呢?我是真正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吗?是真正尊重了孩子吗?乂是否是真正领会到“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了吗?想到这里我不禁面红耳赤,赶紧心神领会地接过周老师的提议:让孩子做回裁判!我:“那我们今天就采取小朋友的意见,轮流做裁判。谁先来?”于是浩浩小朋友神气地走到裁判的位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