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上海市节约用水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256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海市节约用水规划.doc

上传人:2028423509 2020/6/30 文件大小:2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市节约用水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市节约用水规划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水利部水利科学研究院二○○三年五月前言 3第一章总论 . 指导思想 . 规划方针 . 规划依据 . 规划原则 . 规划围和期限 . 规划目标 8第二章市节约用水潜力分析 . 水资源概况 . 节约用水现状 . 节水潜力分析 12第三章主要存在问题 17第四章节水指标体系 . 综合指标 . 分项指标 . 指标结构图 19第五章国外节约用水水平 . 农业节水 . 工业节水 . 城镇生活节水 23第六章规划主要成果 . 工业规划成果 . 农业规划成果 . 生活规划成果 25第七章节水主要措施 . 工程性措施: . 非工程性措施: 27第八章说明和建议 28前言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21世纪将建成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和国际航运中心之一。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成功必将使的发展跃上新的台阶,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要求城市的经济、科技、社会、人口素质、城市设施和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支撑。节约用水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在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和减少污水排放为目的,所采取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等各项综合措施的行为。节约用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缓解优质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保障供给城市优质饮用水;有利于减少污水和废水的排放量,减轻对河道的污染,改善和保护本市的水环境;有利于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城市品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的节约用水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2000年5月组建成立市水务局又为新形势下开展节水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体制保障。水务局成立以来,陆续完成了“市水资源普查报告”、“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纲要”及多项水资源的专项规划(如供水专业规划,排水专业规划等)的编制,2002年11月市被评为国家节水型城市。本规划在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的组织下,在市经委、市建委、市水利排灌处、市给水处的大力协同下,在“市节约用水指标体系”、“市万元GDP用水量指标体系研究”、“市工业节水规划”、“市综合生活节水规划”、“市农业节水规划”、“市节约用水支持保障体系”、“节约用水方案的投资效益分析”等七个子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份全社会、全行业、全覆盖、全过程的综合性、指导性的节水规划,将为节水管理工作指明发展的方向,也有利于市政府水务管理部门对新一轮各项专业规划进行指导和协调,发挥规划的最佳综合效益,使的节水工作在新世纪里取得更大的进步。第一章总论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市建成世界级城市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综合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巩固和扩大节水型城市的创建成果,推进全社会、全行业、全覆盖、全过程的节约用水工作,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科学合理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方针本规划紧扣以下基本方针:围绕一个核心:节水减污,合理高效建立一个体系:以万元GDP用水量为基础的科学指标体系注重二个结合: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突出三个重点:农业节水要挖潜工业节水要强化生活节水要起步强化四个方面:体现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体现全覆盖的节水管理体现全行业的节水行动体现全过程的节水途径实现五个提高:提高节水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用水效率提高产业层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国水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通知》《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全国节水规划纲要(2001~2010年)》《全国农业节水发展纲要》《关于印发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的通知》《全国节水灌溉“十五”及2010年发展规划》《市城市总体规划》《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纲要》《市供水管理条例》《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水务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纲要”》规划原则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节水规划既要遵循节水工作的一般规律,体现全社会、全覆盖、全行业、全过程的节水途径,全方位的节水措施和多层次的节水方法,又要根据节水工作的实际情况,突出节水重点对象,制订主要对措。因地制宜、合理用水既要从市水质型缺水城市的矛盾出发,严格推行节水政策,又要依据市水源条件和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用水特点制定出合理高效的节水措施,从而提高用水效率,保护水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建管并举、重在管理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