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美丽的坚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有幸站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各位的支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特别是给我谏言的朋友们,其实我是非常普通的一个人,因此,我还要感谢所有给我机会站在这里的朋友们,同时也感谢你们抽空听我这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故事。坚守地质执着追求我是1990年7月毕业于福州大学地矿系地质专业,随后来到闽西队报到,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吃苦对我来说不算什么,野外生活也自得其乐,然而,那时正处地质低谷期,我曾二次待编,就在我准备南下打工之际,一个电报把我唤了回来,我的第一件事是外借到测绘院去漳浦砂矿开展矿区地形测量,当时骑着一部破自行车,驮了一大袋的木桩、水泥桩,起早贪黑地干,还真羡慕项目的地质人员,然而当时地质项目很少,还得投身于土调市场,干一行,爱一行,也是我们适应市场的法宝,一年多之后,我又回到地质岗位,我很珍惜这次机会,当时在泰宁赤坑高岭土矿区,我包揽了大部分的室内资料整理,被人喻为“老黄牛”,也许正是这种“傻劲”,迅速提升了我的业务素质。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也唤来了地质的生机,经历了两次重组(六分队并入矿产公司,再从矿产公司并入地质公司,即现在的地勘院)之后,深知单位的兴亡与职工息息相关,珍惜现在,珍惜岗位,是我切身体会!“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表达我对地质工作的深深的爱恋和对地质事业的执着追求。经过多年的努力,从一个普通的地质匠,成长为高级工程师、元沙煤矿的专家组成员,同时又是工办技术管理人员,项目负责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组长。并于2010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工程硕士学位。作为全国地质功勋队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的一名地质项目负责,多年来承担多个大型项目,在我省找煤方面成绩显著,曾先后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第四届福建省地质科学技术奖——银锤奖”,省地矿局先进工作者、省地矿局践行“三光荣”精神标兵、2008—2010年度三明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福建省大田县奇韬煤矿区苏桥井田详查(最终)报告》荣获2007年国土资源部授予的全国地质勘查行业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二等奖;参与的《推覆构造研究在福建找矿中的应用取得突破》项目荣获2010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同时带领员当项目组先后获得共青团福建省地矿局2007年度青年突击队称号、2008-2009年度福建省新长征突击队称号。今年在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主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新华网、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网站、腾讯网、新浪网、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10家主流媒体共同参与的“寻找最美地质队员”活动中被评选为“最美地质队员”。攻坚克难探寻创新自1990年8月至今,我先后参加过39个项目的找矿工作,并负责21个煤项目的预查-详终地质工作,2013年起还负责煤项目的立项、设计审查、质量检查、野外验收及报告审查工作,同时参加非煤项目的立项、设计、报告审查和质量检查工作,共完成立项、设计审查89份、报告审查28份。在地表浅部的矿产已被基本探明、开采,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保障能力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作为一名长期与煤“打交道”的地质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福建省推覆构造研究项目,并应用推覆构造理论研究这一地质科技成果,在我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