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整理校对“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整理校对生态系统的结构本卷整理: S unflower ( 瓦常惠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 ( 2012 山东) 26. (8分) 江苏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3) 从表中可以推测,与 2007 年相比, 2010 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 其主要原因是。(4 )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推测在相同饲养 2010 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 5) 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答案】( 1 )食物链(2 )捕食者(植食性鱼类)增多竞争者(浮游藻类)大量繁殖(3 )投饵输入大量能量(4 )减少增加(5 )吸收营养物质竞争阳光【解析】“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整理校对“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整理校对(1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改为人工鱼塘后, 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食性鱼类, 则该湖泊生物群落的食物链结构发生显著变化。(2 )种间关系有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从种间关系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一方面与养殖植食性鱼类有关,另一方面与浮游藻类争夺阳光、养料有关。(3) 从表中可以看出 2010 年生物量明显多于 2007 年生物量, 主要原因与人工投饵输入大量的能量。(4) 能量的传递是单向、逐级递减,传递效率 10%-20% 。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类, 与肉食性鱼类可以摄食鱼饵相比较, 肉食性动物的能量来源减少, 与植食性鱼类竞争减弱,植食性鱼类相对增多。(5 )水生高等植物与浮游藻类是竞争的关系,与浮游藻类竞争阳光和养料来抑制其生长。【试题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生态这一部分的知识,通过表格中提供的鱼塘生态系统相关量的前后变化,考查了群落、种间关系等内容。在能力上要求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2012 四川) 31 I.(8 分) 为防治农田鼠害, 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 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 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 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2) 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决定的;b 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3) 与曲线 II 相比,曲线 I 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 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答案】(1) 大豆捕食(2)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食物增加(3) 更大能量流动【解析】(1) 根据题意,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豆。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捕食。(2) 对一个种群来说, 种群密度大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来决定的。b 点之后, 株冠开始形成,这样有利于田鼠躲避天敌,同时,周围的生物也逐渐丰富,为田鼠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3) 曲线Ⅰ和曲线Ⅱ相比,桩之间的距离更小,这样可以为田鼠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相应的也为猛禽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 猛禽的密度会更大。通过合理植树, 控制鼠害, 这样可以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关系,使之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整理校对“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整理校对【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主要知识点以识记为主,难道较小。( 2012 天津) 9.( 11分) 夏初, 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 结果表明, 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 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 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 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下图。据图回答: (1) 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后,以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 在细胞内, 磷元素通过参与反应(写反应式),保持细胞内 ATP 含量的相对稳定。(2 )分析发现, P 1、P 2 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的结果。(3 )无机磷浓度高于 P 1 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