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缺氧:因组织氧供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2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指组织器官缺血血一段时间,重新恢复血流,反而加重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现象。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机体在严重感染、创伤、烧伤及休克或休克复苏后,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4水肿:指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聚集的现象。5肝肾功能综合征:指肝硬化失代偿期或急性重症肝炎时,继发于肝功能衰竭基础上的可逆性功能性衰竭,故又称肝性功能性肾衰竭。6发热:发热是指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7应激:指机体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应激原作用时所出现的全身非特异性适应反应8休克:是指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使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等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伤的病理过程9肝性脑病是指排除其他已知脑疾病的前提下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精神神经综合症,10尿毒症:是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过程中的最严重阶段除存在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内分泌功能失调外,还出现代谢产物和内源性毒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一系列自身中毒症状11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良好状态。12疾病:是在致病因素的损伤与机体的抗损伤作用下,因机体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异常生命活动过程13呼吸衰竭:指由外呼吸功能障碍,导致在海平面静息呼吸状态下,出现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伴有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病理过程14心力衰竭~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输出量。绝对或者相对减少以致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或综合症称为心力衰竭15病因: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是指作用于集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发生并决定疾病特殊性的因素,又称为致病因素。16诱因诱因是指在疾病的条件中能够加强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原因或作用,从而促进疾病或者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17热限:发热时体温上升的幅度被限制在特定范围内的现象称为热限。18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和代谢改变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COPD)?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是什么?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概念:指在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引起的慢性气道阻塞,简称“慢性肺”其共同特征是管径小于2mm的小气通阻塞和阻力增高,主要机制是:1、阻塞性通气障碍2、限制性通气障碍3、弥撒功能障碍4、,心脏以外的代偿机制和方式有哪些答心力衰竭心脏以外的代偿机制: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和增加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方式有:增加血容量;重新分布血流;增多红细胞;增强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为们什么?答高渗性脱水口感明显,因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渴觉中枢,引起口渴感,循环血量减少,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产生血管紧张素II可刺激渴觉中枢,?其表现形式有哪些?简述其发生机制。答(一)心率加快这是一种见效迅速的代偿。由于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所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每搏输出量、不变的情况下,心率(、的增快可提高CO,并可通过提高舒张压,促进冠脉的血液灌流。但这种代偿方式有限,且不经济。当心率过快时(成年人大于180次/min),因心肌耗氧量增加、舒张期缩短及心脏充盈不足,CO反而减少。临床上可用心率加快的程度作为判定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二)-Staring机制(异常调节)(等长调节)使搏出量增加(三) ?机体如何进行代偿调节?酸碱指标有何变化?答机制:;;;酸碱指标:HCO3⃣️-降低,AB、BB、sB降低,BE负值增大,PH下降;通过呼吸代偿PCO2继发性降低,AB<SB,?血氧指标的特征性变化是什么?答co中毒碳氧血红蛋白血症co+Hb-Fe2+一Hb-Fe2+co即形成HbCO(碳氧血红蛋白)呈樱桃红色。特征变化:一氧化碳中毒者将血样取出在体外充分氧合后,测得的血氧容量是正常的,因为此时HbCO已释放出CO,重新形成Hb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