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集成电路结课论文 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 ,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一、集成电路的定义及特点集成电路( integrated circuit , 港台称之为积体电路) 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 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 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 这样, 整个电路的体积大大缩小, 且引出线和焊接点的数目也大为减少, 从而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它在电路中用字母“ IC”( 也有用文字符号“N”等)表示。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它不仅在工、民用电子设备如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军事、通讯、遥控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二、集成电路发展简史发明者杰克· 基尔比( Jack Kilby , 1923 年 11月8 日- 2005 年6月 20日)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 如果说有一项发明改变的不是某一领域, 而是整个世界和革新了整个工业体系,那就是杰克发明的【集成电路 IC】。 1958 年9月 12 日,这是一个伟大时刻的开始,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工程师‘杰克. 基尔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集成电路 IC】。这个装置揭开了人类二十世纪电子革命的序幕,同时宣告了数字信息时代的来临。 2000 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是一个迟来了四十二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份殊荣,因为得奖时间相隔越久, 也就越突显他的成就。迄今为止, 人类的电脑、手机. 互联网. 电视. 及所有电子产品内的核心部件【集成电路】,都源于他的发明。 1947 年, 正好是贝尔实验室宣布发明了晶体管的一年, 应用晶体管组装的电子设备还是太笨重了。显然这时个人拥有一台计算机, 仍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科技总是在一个个梦想的驱动下前进。 1952 年, 英国雷达研究所的 G·W·A· 达默首先提出了集成电路的构想:把电子线路所需要的晶体三极管、晶体二极管和其它元件全部制作在一块半导体晶片上。虽然从对杰克· 基尔比的自述中我们看不出这一构想对他是否有影响,但我们也能感受到, 微电子技术的概念即将从工程师们的思维里喷薄而出。当时在德州仪器专注电路小型化研究的基尔比,利用多数同事放假、无人打扰的两周思考难题。就在贝尔实验室庆祝发明电晶体十周年后一个月, 基尔比灵光涌现, 在办公室写下五页关键性的实验日志。基尔比的新概念,是利用单独一片矽做出完整的电路,如此可把电路缩到极小。当时同业都怀疑这想法是否可行,「我为不少技术论坛带来娱乐效果, 基尔比在他所着」「集成电路 IC 的诞生」一文中形容。 1958 年. 世界上第一个集成电路 IC【微芯片】在他的努力下诞生。 1. 世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世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 194 7年: 贝尔实验室肖特莱等人发明了晶体管,这是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第一个里程碑; 集成电路 1950 年: 结型晶体管诞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