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doc

上传人:yunde112 2014/5/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目标:
学科性: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结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理解作者由此联想到的内容。
创新性:
“大眼睛”的特点,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育人性:    
,激起学生的爱心,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关爱他人的情感。
,激励学生更加努力的学****br/>六、 教学重点:
感受“大眼睛”渴望读书的特点。
学****难点:
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br/>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的眼睛闪烁着求知的渴望,洋溢着幸福与欢乐。现在,请你用明亮的眼睛来看看这幅照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是她怎样的眼睛?
?(苏明娟)评:怎样知道的?课前查阅资料可以为我们的学****开辟更广阔的天地。同学们,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照片,知道它有何特殊的意义吗?它是“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
(课件:希望工程成立于1989年10月,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这项凝聚着无数人爱心的伟大工程,使千千万万无钱上学的孩子踏入了他们心驰神往的校园。这项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1992年,《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解海龙深入大别山地区考察“希望工程”,在一间昏暗的教室里,一双大眼睛抬头凝视黑板时,那瞬间的眼神被记者的相机捕捉到了,从而留下了这张弥足珍贵、令世人关注的照片——《我要读书》。
。(板书)请大家饱含深情地读课题。
.(课件) 师:这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明亮忧郁)
(二)初读感知。
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双大眼睛的?请打开课本。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评:初读课文,我发现大家的眼睛里已闪烁着感动。
(三)品读“大眼睛”内涵。

文中哪些词句告诉我们这是一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来,拿起笔,默读课文的同时在书上批注你的体会。
(小组交流)
在组内读所勾画的句子,交流体会.
。你从哪儿读出了这是一双渴望读书的的大眼睛呢?
(1)“在安徽省金寨县,——她总是按时到校”。
?我们一起将目光投向那蜿蜒的山路。谁来读读读这段话?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小姑娘对读书的渴望?“跋涉”改为“步行”可以吗?(“跋涉”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爬山趟水,形容旅途艰苦”。)是啊,一个“跋涉”就写出了这些孩子求学的艰难。30里啊,爬山趟水30里,15000米,相当于绕着咱们的操场75圈<备:上学路一路平坦的吗?>。
,你有什么想说的?(2生)评:你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同学们,能读出你的感动与敬佩吗?(读文中描写记者见到大别山孩子上学的句子) (课件)
<备:条件太艰苦,可是就连这样的学****机会也可能会失去>
(2)“你看,这双大眼睛——每一句话……”(课件)
生谈感受.
师:.是啊,在她的眼里,老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