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0/7/7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实验报告课程名称EDA实验班级姓名2011年5月5号学号实验日期实验学时2实验地点物理系机房任课教师指导老师实验课题差动放大器实验成绩实验目的熟悉差动放大器工作原理;掌握用差动放大器基本测试方法;实验原理如图4-2-5所示,是差动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它由两个元件参数相同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组成。调零电位器Rp用来调节T1、T2管的静态工作点,使得输入信号Ui=0时,双端输出电压UO=0。RE为两管共用的发射极电阻,它对差模信号无负反馈作用,因而不影响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但对共模信号有较强的负反馈作用,故可以有效地抑制零漂,稳定静态工作点。-2-5所示。分析电路各点的直流电压(着重分析Uo);调节电位器Rp,分析Uc1和Uc2以及Uo,写出结论。(注:因为元件都是理想的标准参数,所以用Rp来讨论共模特性);双端输入:恢复Rp为50%,调出一电压为0。1V的直流信号,“+”接Ui1,“-”接Ui2,再分析Uc1和Uc2及Uo,计算差模放大倍数(即单端输出和双端输出),记录数据并分析;单端输入:,“+”接Ui1,“-”接地,再分析Uc1和Uc2及Uo,计算差模放大倍数;“+”接地,“-”接Ui1,再做一次;同样“+”接Ui2,“-”接地,再分析Uc1和Uc2及Uo,计算差模放大倍数;总结结论:图4-2-55)调整电路4-2-5中Rp,人为打破电路的平衡(因为实际电路中很难做到平衡),将Ui1、Ui2两输入端连接,,“+”接输入端“-”接地,讨论共模增益;6)在第(5)步的基础上重复第(3)步,讨论并计算电路的共模抑制比;7)、频率为1KHz的交流信号,用示波器分别观察Uc1、Uc2、Uo的波形,写出结论。二、实验步骤按图4-2-5将电路图在Multisim设计好1分析电路各点的直流电压(着重分析Uo),点菜单栏的“仿真”→“分析”→“直流工作点分析”出现如下结果:Uo=V(6)-V(7)=-=,用探针分析Uc1和Uc2以及Uo:30%Rp时电压变化50%Rp时电压变化70%Rp时电压变化结论:电压Uc1(v)Uc2(v)U0(V)Rp30%%%-—单端输出、双端输出组态在输入端Ui1,Ui2之间,分别加直流差模信号+,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单端输出电压Uc1(T1集电极对地电压),Uc2(T2集电极对地电压)和双端输出电压U0(注意电压极性),填入表1中。再在输入端Ui1,Ui2之间,加直流差模信号−,测Uc1,Uc2和U0,填入表1中。电路在双(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双端输出时的Au1=(Uc1-Vc1)/Ui,Au2=(Uc2-Vc2)/Ui,Au=U0/Ui.(Vc1=,Vc2=)输入差模信号+-(v)(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