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湖南澧县葡萄产业发展调查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湖南澧县葡萄产业发展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AIOPIO 2020/7/7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湖南澧县葡萄产业发展调查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方“吐鲁番”的“万元地”启示——湖南省澧县葡萄产业发展情况调查今年7月,作为一名在湖南电大常德分校澧县教学点2010春季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专业学习的学员,我参加了由湖南电大常德分校澧县教学点组织的“十万学子三湘行”社会调查活动。活动中,我在澧县张公庙镇、澧阳镇和小渡口镇等乡镇进行了为期7天的社会调查活动。在为期7天的社会调查的时间里,我就澧县葡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通过与当地农民、村干部、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交流,经过调查、了解、分析、研究,我撰写了这份调查报告。我所参加的社会调查活动的县:澧县。该县位于湖南省北部,洞庭湖畔,澧水之滨,素有“稻油丰稔甲湖广、麻桑夙著震九洲”的美誉,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该县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探索具有该县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把葡萄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打造成了种植面积达到了近3万亩,年销售收入达到数亿元的葡萄产业。该县因此有上千户农户发家致富,南方“吐鲁番”的“百亿葡萄产业”也因此初具雏形,南方“吐鲁番”因此扬名天下。2011年2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11年第22号公告,正式批准对该县葡萄(澧州葡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一、葡萄产业发展情况该县目前葡萄种植面积近3万亩,引进栽培200多个优良葡萄品种和20多个砧木品种。一亩葡萄10亩稻,该县葡萄产业迅猛发展,创造了江南不可生长欧亚品种葡萄的神话,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效益好。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广“提子”为主的万元地种植模式取得明显成效。丰产田面积近3万亩,每亩平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优质葡萄具有见效快、受益时间长的特点。第一年栽植,第二年受益,并全部收回成本,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只需投入肥料棚膜,每亩生产成本6000元左右,受益时间长达20年以上。限产优质葡萄1600-3400kg,平均价格9元/kg,,,该县澧阳镇朱家岗村一葡农栽种5亩“提子”葡萄,两年获纯利16万元。2、技术高。该县葡萄采用标准化的避雨栽培模式,采用避雨措施栽培(拱棚)实现了标准化无公害生产。近年来,大力推广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先后完成了“葡萄无公害避雨栽培建园标准”、“葡萄标准化栽培生产技术规程”、“果实分级标准”等标准的制定,引导葡农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操作规程种植葡萄;制定《葡萄质量追溯管理办法》,质量安全有了保障,产品不愁“嫁”。通过无公害化产地认定及产品认证,认证品种15个,包括红地球、红宝石无核、美人指、维多利亚、优无核等。6个葡萄鲜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葡萄引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作为湖南省重大科技项目,该技术打破了欧亚种葡萄不能在南方种植的神话,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经营优。该县优质葡萄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通过几年发展,逐步摆脱了“小农户”抗衡大市场的局限,建立了比较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生产经营模式。一方面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建立科研基地500亩;另一方面在技术与销售服务上,以该县农康公司为龙头,以协会为纽带,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网络体系,目前注册会员达到1300多人。4、后劲足。该县葡萄产业一是技术不断创新。在栽培技术上,由湖南农大与县农康公司,联合研究葡萄产期调节技术,小范围试种成功,试种面积扩大到600亩,应用该技术可实现一年两熟,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