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拼贴城市阅读.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拼贴城市阅读.docx

上传人:992006838 2020/7/7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拼贴城市阅读.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专业:建筑学专业硕士学生姓名:xxx学号: xxxxxxx 指导教师:xxx完成时间:2020年7月7日“拼贴”的城市更新思维方式——读柯林•罗《拼贴城市》感想“拼贴”的城市更新思维方式——读柯林•罗《拼贴城市》感想摘要《拼贴城市》是美国当代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理论的重要著作之一。本文阐述了该书的成书背景,梳理该书的理论框架,分析了罗建筑思想的美学与政治含义的关系,着重探讨了“拼贴城市”理论在当今城市快速更新背景下的意义。关键词“拼贴城市”柯林·罗城市理论建筑历史理论城市更新1成书背景《拼贴城市》(CollageCity)作为美国著名建筑学者柯林·罗(ColinRowe)唯一的一部专著,在整个建筑界中享有极高的盛誉。该书于1978年由美国MIT出版社首次出版发行,并于2003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将其引入中国,同济大学童明老师翻译。柯林·罗在“德州骑警”之后的岁月里,于美国数所建筑学术单位停留,著述颇丰。受其影响的美国建筑界中有不少人物成为当今美国建筑学术的中坚力量,包括著名的“纽约五人组”(NewYork5)。作为一个享誉世界的学者,柯林·罗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以各种形式的文章以及文章的集合发表的,其主要著作包括《Transparency》(《透明性》1963)、《TheMathematicsoftheIdeaVilla》(《理想别墅中的数学》1976)、《TheArchitectureofGoodIntension》(《意向良好的建筑学》1994)、《AsIWasSaying》(《诚如我当时所言》1996)。作者写作的起因可以从1978年在《ArchitectureReview》杂志发表的“拼贴城市”简篇前言中窥见一斑。“……目前针对最原始的复辟主义如何被吸纳到通常称为现代主义运动之中的关注,并非是去指责原始的复辟主义……,于不是去反对现代建筑,而且……它也不应该被看作是针对一种传教士热忱的指责,或者宣布对于危机的确信是一种幻象……”这种动机与其进行的建筑自主性研究是分不开的。这种研究实质上是反对夸大建筑与社会、经济乃至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主张在建筑自身的范围内认识和研究建筑问题。2理论框架《拼贴城市》有五个章节,加上绪论,共有六个部分。全书的基本脉络清晰可见,绪论中提出写作主旨;在一、二章中阐述现代建筑产生之后种种矛盾冲突以及混乱,铺垫了“拼贴城市”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理论背景;书中的三、四章提出了“拼贴城市”理论,并分别作为城市设计技巧以及思维方式加以阐明;第五章则是对全书思想的一个总结并由此而升华。在绪论中,柯林·罗就对现代建筑的“远大理想”和成为“至善”工具的企图表示出怀疑,因而“悲剧性地被渲染上荒谬的色彩”。“科学”和“人民”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因而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成为《拼贴城市》的写作主旨。在第一章“乌托邦:衰落并消亡?”(Utopia:DeclineandFall?)中,他认为从牛顿力学到笛卡尔主义,自然科学的发展都使现代人坚信人类有可能把握确定的自然知识,而黑格尔主义又将这种信念扩展到社会学领域,并且一旦拥有这种确定性知识,人类就有可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实现以静观为特点的古典乌托邦无法实现的社会构想,由此产生现代意义上的乌托邦,即柯林·罗所谓的“行动派乌托邦”,而现代建筑就是这种“行动派乌托邦”的一部分。在第二章“太平盛世之后”(A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