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司法鉴定人的法律地位.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司法鉴定人的法律地位.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7/9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司法鉴定人的法律地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司法鉴定人的法律地位—浅议司法鉴定人职能进化之路裁判权分立在认识论上的原因为知识分野和诉讼事务的复杂化,这也是专家证人与陪审团职能分离的主要原因。知识复杂化要求专人解决专门问题。这一情况同样适用于司法鉴定人。无论是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还是大陆法系的司法鉴定人,其法律地位都是作为事实认定者的辅助人,在事实认定上帮助陪审团或者法官,但司法鉴定人或专家证人不能对涉及法律因素之事务发表意见。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英美法系专家证人的职能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也为未来我国司法鉴定人法律地位之重构提供了借鉴。一、专家证人与陪审团职能的分离考察司法鉴定人职能的形成可以专家证人的产生为参照。英美法系专家证人的产生与诉讼涉及事项的复杂化有关。如杲待证事实全部都在事实认定者的认知范围内,他就可以依靠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事实做出裁定,而无需借助他人的科学知识或者技能。但实际情况恐怕不尽如人意,法官或者陪审团因为精力有限,往往囿于自身专业领域,在知识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他在经验上的盲点,在诉讼程序中就有必要引入具备相关知识背景的人。艾伦教授在考察英美法系科学证据的历史时非常精彩地总结道:“在英美法传统中,审判最初是解决常规纠纷的手段。原始审判通过把对当地事务拥有知识的个人集合起来的方式裁决恼人的纠纷。纠纷存在的方式就是常规知识的组成部分,其解决方式也取决于常规知识。 随着吋间的推移,各种力量之聚合要求改变陪审团知识的自我局限性,结果是以社区其他成员的证言来弥补陪审团成员知识的不足。 逐渐地,诉讼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复杂,把事实认定者与证人分开的无知鸿沟不断拉大。证人所说的事情需要进行解释以使其容易理解,这种情况越来越常见。一个案件也许取决于特定商业或行业领域的常规,而非大规模的社会常规,而且常常需要告诉陪审团这些领域的常规。”①由此可以看出,专家证人的产生是知识分野和追求事实真相的结果。专家证人与陪审团在历史上的联系决定了他们辅助事实认定的法律地位,这一职能在英美法系的证据规则和大陆法系的诉讼规范中得到普遍承认。而大陆法系的司法鉴定人也经历了类似的形成过程,其最终也确立了在司法制度中辅助事实认定的法律地位。二、鉴定人辅助认定事实的法律地位及其限制司法鉴定人或者专家证人辅助事实认定的功能确立已久以至于人们对此没有任何怀疑。这一确信体现在各国的法律规范中。美国《联邦证据规则》702前半部分将专家证人描述为:“如果科学、技术或其他专业知识,将辅助事实裁判者理解证据或裁断有争议的事实,因其知识、技能、经验、培训或教育而具备专家资格的证人,可以意见或其他形式对此作证。”②联邦证据规则直接将专家证人的法律地位界定为“将辅助事实裁判者理解证据或裁断有争议的事实”,这是专家证人法律地位的臣接体现。【美】罗纳徳・J•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与案例》,张保生等译,高等教冇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752页。参见《美国联邦证据规则》702o在我国,司法鉴定人也是基于其辅助事实认定的功能而参与到诉讼程序中来的。刑事诉讼程序和民事诉讼程序对司法鉴定人的定位与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具有一致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也规定,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